第189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四種形態:多元化
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中國的文化大門,一時間,大量的新元素湧入中國,使中國詩歌在許多方面在短短几年內就發生了滄桑之變。這個多元化體現在形式、內容和新元素上。
在形式(體裁)上,千年的嚴整格律被打破了。有人說,詩怎麼寫都行,只要分行就行。其實這話也不完整,因為,不分行的散文詩也出現了。中國這百年來也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散文詩,前有林語堂和魯迅,後有餘秋雨、劉湛秋等人。
除了打破格律的,也有迴歸格律的。但此格律非彼格律。二十年代聞一多等詩人創造了所謂“新格律詩”。他們的這類詩看上去字數整齊,比如都是9個字一行,但完全不遵守傳統的平仄規律。胡適的《蘭花草》等也是字數整齊,但完全不同於傳統格律詩。
在詩的內容方面,現代詩歌已經到了無所不能入詩的地步。時至今日,下半身和屎尿也分別入詩了,應該說對這一點做了更透徹的詮釋。
新元素的引進是現代多元化裡最大的一件事。有許多中國原來沒有的東西,有些中國雖有但質地不一樣的東西涌了進來。這裡只能舉幾個方面的例子。
一,浪漫主義和西方神話。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他的詩集《女神》當年一下子奠定了他在中國詩壇幾乎是至高的地位,靠的就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雖然是個外來詞,但這種風格古已有之。李白就被尊為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至尊(當然這個“浪漫主義”王冠也是現代人給他戴上去的)。但以郭沫若為首的浪漫主義卻是另外一種,是一種從故事到語境到風格都深受歐洲浪漫主義影響的新浪漫主義。《女神》的代表作《鳳凰涅盤》創造了“鳳凰涅盤”這個新成語,但這個鳳凰卻不是中國自古有之的龍鳳呈祥的鳳,而其實是指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天方國古有神鳥名“phoenix”,音譯:菲尼克司)。馮至被魯迅稱為“中國最出色的抒情詩人”。他的詩風也是偏浪漫主義的。他翻譯出版過《海涅詩選》,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海涅的影響。有人把他的《蛇》收入了他選出的《最值得讀的十首現代詩》,且列在第四位:“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冰冷地沒有言語──\/姑娘,你萬一夢到它時\/千萬啊,莫要悚懼!……”這條“蛇”就是一個西方意象,而且是一個既有浪漫主義色彩又有現代性的意象。
二,童話色彩。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在此僅以他的兩首小詩為例,看看這裡面的童話色彩:《感覺》:“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樓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過兩個孩子\/一個鮮紅\/一個淡綠。”《小巷》:“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
三,擬人化。古典詩詞裡對景和物的描述,在意境方面做到了極致。但景物的擬人化則是從西方引進的一個新東西。戴望舒就是擬人化大師。比如他的《我底記憶》一詩,把“記憶”當成一個活物來寫。我的記憶是忠實於我的,\/忠實甚於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著的菸捲上,\/它生存在繪著百合花的筆桿上,\/它生存在破舊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頹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或者他的《燈》:燈守著我,\/劬勞地凝看我眸子中\/有穿著古舊的節日衣衫的\/歡樂兒童,\/憂傷稚子,\/像木馬欄似的\/轉著,轉著,永恆地……
四,幽默與反諷。林語堂是散文大師(其實他的許多散文就是散文詩),也是幽默大師。他這樣描述幽默:“搔癢是人生一大樂趣,搔癢會感覺到說不出的舒服,有時真是爽快極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覺的搔個不休。那猶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閃耀,然而卻又遍佈瀰漫著舒爽的氣息,使你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