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百年中國現代詩歌漫談(9)(第1/3頁)
章節報錯
1.夢與詩(胡適)
都是平常經驗,\/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湧到夢中來,\/變幻出多少新奇花樣!
胡適是推開中國新詩大門的人。前面已經專章寫過了,不再贅述。戴望舒這樣評論胡適的這首詩:這首簡短而明快的小詩,將“夢”與“詩”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東西聯絡在一起。並在胡適嫻熟的技巧下讓人尋不出一絲一毫的不和諧。在胡適眼中夢與詩是相通的,都是寄託著平常生活中的期待。夢也許這是常人共有的模糊的經歷,在胡適筆下的詩中找到了契合點,在夢與詩間變得清晰明瞭。
2.自由與愛情(裴多菲\/殷夫)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是一首譯詩,但這種簡短整齊的譯,清晰而好記,影響了當時的整個中國社會好多年。堪稱譯詩中的經典。我認為這是裴多菲和殷夫兩位詩人合作創作的作品。大家知道,殷夫是左聯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詩人的殷夫給我們留下了詩作99首,譯詩11首。魯迅對他的詩作讚美有加,稱讚他的詩是“屬於另一世界”的,“是對於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自由與愛情》這首詩譯者署名白莽,魯迅根據白莽是殷夫的筆名之一,推斷是他的譯作。
3.斷章(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曾經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30年代中國文壇“現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取自一首長詩,這首長詩只有這四行使詩人滿意,於是他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也由此而來。作者自己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實,這首詩跟蘇軾的《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以說是異曲同工一脈相承的。寫景,用意象生成意境,由意境帶出道理來。這就擺脫了哲理詩的枯燥,變得雋永與耐人尋味。這首詩被廣泛傳誦,直至今日。這四句詩經常被人引用,成了格言。
4.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評論家說:海子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從思想上,他接近於一個存在主義者;從情感上,他接近於一個浪漫主義者;從精神上,他接近於一個“狂人”式的先知;從認知方式上,他又是一個充滿神性體驗色彩的理想主義者。在這首詩裡,他寫了一些最俗最現實的事情,餵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但卻把這些平常生活內容跟浪漫的周遊世界跟大海鮮花疊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荒謬而奇異的組合意象。但這種組合卻有出人意外的合理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下子擊到了許多讀者的心底,成了一個當代格言。海子眾多的詩歌裡,這句話最是經典。
5.我愛這土地(艾青)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首詩寫於1938年11月,是艾青詩作中與《大堰河-我的保姆》並列的兩大代表作之一。但這兩首詩的風格完全不同。《大堰河》是敘事抒情詩,是現實主義風格的,平鋪直敘,讓事實和真情來說話。而這首詩就有濃郁的現代派味道了。詩人化身為鳥,用了鳥、土地、河流、暴風雨、風、黎明等一系列自然意象。有評論家說,“土地”是艾青詩歌的核心意象。而這首詩是這個核心意象最鮮明的表現。那時的中國,半壁江山淪落在日本軍隊鐵蹄下,許多人在受難,逃亡。這首詩開頭是“假如我是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