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傳完封侯詔書以後,並沒有多留。

他的職責就是傳詔,如今使命完成,劉就該返回雒陽,向天子覆命。

至於,以前靈帝在世,太嬌嫩外派收取差旅費、茶水費,這種費那種費的,那是因為有十常侍撐腰,靈帝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不一樣了,天子派遣了太監傳詔,禁衛隨行,還派了錦衣衛監督。

但凡做出一點不合規矩的事,不說當場人頭落地,扒了衣服關進囚車,押送雒陽是百分百的。

既然沒有油水,他們也就不願意留下,做完事就返回雒陽。

天子傳詔的隊伍,來的快,去的也快。

留在城門口,當著滿城軍民的面唸了詔書,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事急從權。

從劉備等人收到訊息,到太監唸完詔書返回雒陽,不過半天時間。

與此同時,身在涼州的曹操,收到了加封陳留侯的詔書。

身在荊州的趙雲被加封江夏侯。

打下江東,覆滅孫氏政權的皇甫嵩,封為廬江侯。

關羽押送劉璋返回雒陽,在京受封江陽侯。

追隨他們身旁,立下功勞的張飛、鞠義、徐晃等人被封為伯爵。

天子大封爵位,再加上科舉制的張榜公示。

那些遲鈍的世家,終於反應過來,天子決定發起最後一擊了。

楊彪深居府邸,謝絕會客。

和其他世家相比,楊家還在頂級,有禮部尚書和吏部侍郎的職權。

一時間,成為了世家的領袖。

天子的封賞詔書剛剛發出去,他們就圍在了楊家,等著楊彪出來。

就算曾經的楊彪,站隊天子,拋棄了世家一次。

他們還是在這關鍵時刻,找上了楊家。

一來,楊家是目前所有世家中,職權最高的,當然要拋去潁川荀氏,他們從一開始便是天子黨。

二來,在這些世家的眼中,楊家站隊天子,只是為了利益。

這一次科舉制的推出,也會使楊家的利益大大受損,這讓他們看到了,將楊家拉攏過來的希望。

“德祖,陛下這麼做,是要把世家連根拔起啊!

弘農楊氏還能和上次一樣,支援陛下嗎?”

此次發生的事,讓楊彪也陷入了糾結之中。

按理說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楊彪應該老老實實的支援天子,但是人總會有私心,想要獲取更大的利益。

他覺得之前楊家付出了很多,不說與大漢休慼與共,至少也能夠當朝安然無恙。

沒想到的是,才過了沒多久,天子就推出科舉制。

科舉制與以往任何的手段都不一樣,如果說以前天子對付世家,會拉攏一些打壓一些,那麼科舉制就代表天子要對所有的世家動手了。

此次,不需要拉攏世家,楊彪自然要重新考慮一下楊家的路了。

楊修坐在對面,身上早已沒有了世家子弟的意氣風發,沒有了濃濃的書卷氣。

進入吏部之後,本以為能夠大展身手,得到天子器重,頂替荀彧擔任尚書。

這樣一來,楊家一門兩尚書。

結果,在吏部只有疲憊,和現實。

每天都是處理不完的政務。

荀彧是刻意磨練,或者是有意刁難。

作為吏部尚書的他,每天待在軍政處,對吏部事務幾乎不管不問,但是要死死壓制楊修,安排自己的人手。

認識到自己與荀彧之間的差距之後,楊修放棄了爭奪尚書的想法。

就想著每天做好本職工作,讓荀彧看到自己兢兢業業,讓天子看到自己勤勤懇懇,好讓自己擺脫現在這種,沒日沒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