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擊潰後,心生驚恐。

擔心被關羽軍斷了後路,就此再也回不去了。

一面是士氣高漲的守城漢軍,一面是隨時可能斷絕他們後路的反攻漢軍。

在恐慌和擔憂的情緒影響下,安息軍被徐庶帶人輕而易舉地擊退。

“傳令徐晃、張燕,固守城池。

其餘將士皆隨我出城血戰,助關將軍全殲敵軍。”

全殲只是個由頭,用來激勵士氣,徐庶計劃中的全殲地點,不在康居城外。

而是在曹操伏兵之地。

事先與曹操商議伏兵敵軍退路之上,痛打落水狗。

徐庶分出去一半的兵力,讓曹操帶去了伏擊地點。

故而,城中只剩下五萬左右的漢軍,否則,同等兵力下,即使是徐庶有心放水,安息軍攻城,也必定是傷亡慘重,早早率兵退去了。

城門再度開啟,徐庶率領漢軍精銳出城,一路上如清風掃落葉,將那些攔路的散兵遊勇盡數誅殺,直奔關羽交戰中心。

安息副將收攏戰場上的散兵,取得人數優勢,剛剛看到一絲獲勝的希望。

就出現了危及安息獲勝的因素,徐庶突然出城,使得安息獲勝的那一絲希望也岌岌可危。

倉促之下,安息副將改變戰術,要在徐庶率兵到達之前,解決眼前的這些漢軍。

“速戰速決,不要戀戰!”

安息副將騎著馬,奔走在戰場各處,卻始終躲在士兵身後,確保自身安全:“所有人撤出戰鬥,返回大營!切莫被漢軍纏上。”

獲勝的希望本就不大,安息副將眼見希望存危,當即命令大軍且戰且退。

無法獲勝,那就全身而退。

他本是奉命前來支援前線,拿下康居城。

目標卻是一降再降,拿下康居城,到擊敗關羽軍,再到全身而退,撤出戰鬥。

他的目標很靈活,思路也很清晰,戰場上沒有被憤怒衝昏頭腦,至少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佔優勢時,尋求勝利。

優勢消卻時,則穩步撤離,保全實力。

本是天衣無縫的安排,可惜他遇到的對手是徐庶,正面交戰的那人是關羽。

這兩位,都不會眼睜睜看著安息軍安然無恙地撤離。

關羽在層層包圍中,隨意出手,擋下安息軍的圍殺,回頭看到徐庶開啟城門,衝了出來的時候,整個人為之一振。

全身氣勢陡然攀升,隨意揮刀,有氣無力的傷員將軍,瞬間變成了一頭生猛的兇獸。

只見關羽手中青龍偃月,在陽光下散發出耀眼光芒,寒氣逼人。

寒芒閃過,便是敵軍數顆人頭滾落。

此刻,關羽的四周,有著整個戰場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安息軍。

由此可見,安息副將對他的重視,用萬餘人去圍攻一個受傷的漢軍將領,這和安息主帥率領四五萬人圍殺趙雲,如出一轍。

先前,關羽隨意抵擋,安息士兵還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只是覺得這位高大魁梧的漢軍將領實在難殺。

現如今,直面全力出手的關羽,他們心中恐懼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不消片刻,便長成了參天大樹。

戰場上出現了滑稽的一幕,萬餘圍殺關羽的安息士兵,被關羽打破包圍不說,反被追殺。

一人追殺萬人,這樣的場景,安息副將並不陌生,上一次見到,是趙雲追殺主帥的時候。

但,依舊深受震撼。

初次見面,安息副將便將關羽歸類為比趙雲弱一層次的武將,不曾想到了此刻,才看到關羽真正的實力,竟然不在趙雲之下。

心中大震,安息副將僅存的理智,告訴他此刻必須快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