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好都是建立在賺錢的基礎上,沒賺錢就誰都不好。

她也不可能總是能站對風口,有的事情只在某個時間才是對的,換了時間做同樣的事情就可能是錯的了。

洪鈞濤還真沒想到她居然能想得這麼細,說實話她當初要研究化妝品的時候,就沒誰看好。

賺錢不賺錢的事情他並不清楚,但是能把名號打大,就連外貿部的人都會主動上門,那就說明這一點她是成功的。

開始他是支援李勁松的,現在有點兒動搖了,國家改革開放缺外匯他們都知道,買國外的原料、商品、技術和生產線什麼的都是需要外匯的。

不過夏黎似乎不想去外貿部。

原因很簡單——她外語又不好,出謀劃策看著是好,但真要去很多事情的時候,短板太短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雖說現在的英語成績也能及格,但是那也夠勉強,真的去外貿部還得重新學外語。

從一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

不,她放過了自己。

洪鈞濤……我就不該問,還挑上了?

夏黎……我是挑上了嗎?我是沒得挑好不好。

人家想去的單位去不了,她也是如此。

想她去的單位,哪個不是想她去拉磨的?

不管想不想,大學的生活都是要結束的。

第一屆大學生有自己特有的榮光,也有自己的責任。

象牙塔再好,終究只有四年時間,相聚在這裡的人會分開,走出去都會有新的人生。

他們是恢復高考後唯一一屆冬天參加考試,又冬天畢業的大學生。

這天天氣還算晴朗,大家聚集在教學樓前面拍畢業照。

厚厚的棉服、朝氣的臉,黑白的顏色掩蓋不住臉上的喜色。

不管好壞,有沒有實現理想,大學畢業終有工作,離別之後終有去處,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事實也是如此,他們這一屆大學生不負眾望,成為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

也不知道為什麼,夏黎有點小小的傷感,收到畢業照的時候在每個人的背面寫上名字。

“夏黎,你這是做什麼?”葉秋棠以為夏黎會是最早走的,卻沒想到她埋頭在桌子上寫字。

夏黎道:“備註上名字,免得以後回憶的時候忘記了。”

有時候,當時覺得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結果發現一輩子比想象的長,有些事情忘記了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有些人再遇見,就叫不出名字了。

趁著現在每個人都記得清楚的時候寫,這樣她要是老了記不起了,也不用費力,翻開背面看看就行了。

葉秋棠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啊,也跟著在照片後面寫上同學和老師的名字。

接著更多的同學也這麼做了。

離開前,夏黎給每個同學都送了一個小禮物,是能把畢業證裝好的保護套。

這是她在系統定製的,自然不可能定製得跟以後的一樣精美,就一個硬一點的塑膠套,但是同學們都很喜歡,這麼寶貝的東西誰都想好好儲存,只是沒找到好的方法。

夏黎送的這個簡直太好了。

上學的時候有的同學對夏黎的印象不深,離開的時候因為這個保護套對她反而印象深刻了。

哪怕是幾十年後指著照片上的人也會說:“當年就是這個同學送的保護套,這畢業證才能收得今天這麼好。”

畢業前,大家一起出去玩了一場。

考試結束了,畢業證拿到了,工作定下來了,這一天的遊玩倒是大家都輕鬆。

將來各種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下來,只怕再難有大家都輕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