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各家的事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十年後是故事,放現在是多少人的人生。
尤其有的人結婚了還有孩子了,離婚就是配偶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回城。
能回城也不見得是多好的事情,原本就是城裡的工作崗位不夠,才有知青下鄉。
現在知青返城了,工作崗位也沒多多少,那些人都聚集在街道、政府門口,要求國家給安排工作。
很多地方為了緩解知青就業壓力,都在提倡一些部門、廠子將工作崗位給拆開。
爭取兩個人的工作三個人做,最好是一個人的工作兩個人做。
這操作也是讓夏黎很是意外。
以後的老闆們,都恨不得五個人的工作兩個人做呢,畢竟這麼操作一個人發兩個人的工資都能省不少錢,你還沒時間結婚生孩子。
但這也是杯水車薪,很多人的就業根本就解決不了。
鄉下不好過,城裡也是壓力大,大夥各說各那的事情,無不慶幸自己考上了大學。
至少報紙上說了,他們大學生是包分配工作的。
“夏黎,你還好嗎?”艾小美暑假沒回去,過年的時候肯定是得回去的。
一來一回,人顯得憔悴了不少,不過看起來心情很好。
今年她婆家終於分家了,以後家裡的負擔小了很多。
之所以能分家成功,是男人的幾個兄弟都覺得她在京市讀大學,家裡少了個幹活的,她家佔了大家的便宜。
艾小美只覺得好笑:“以前我在小學教書的時候,他們都說一家人賺的所有錢都要歸攏在一起,現在我沒工資了,他們就一個兩個的非要分家不可。”
夏黎以前以為大學生是件很被追捧的事情,村裡有個大學生應該是大家捧著才對。
聽艾小美稍微解釋一下,大學生說是能安排工作,但是萬一政策變了呢?
在鄉下還得緩幾年,等大學生真的能過得比他們好,才會覺得金貴。
尤其是現在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家孩子小學都沒念完,大學那是遙不可及。
等義務教育普及了,農村的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也能考大學。
總之,艾小美工資是要不回來了,但是能分家她覺得是好事。
“走之前我悄悄的把暑假賺的那些錢給了我男人,想單獨蓋兩間屋子,就是不知道沒有票能買到紅磚和水泥嗎?
現在有的村在搞副業賺錢,開磚廠的村子最賺錢了。”
個人做買賣還不行,但是可以用村集體的名義開。
有的搞養殖,有的搞種植,還有弄碾米的、編竹器的,但都不如開磚廠的。
“我們村山多,糧食不多,也沒搞副業。”說到這裡,艾小美很是遺憾。
人家村的成年男的,一年結算的時候能分230塊錢左右的收入,他們村也就70多塊錢,還不如當年她做小學老師一年賺的多。
“為什麼啊?”寧華是城裡的,也不懂這些事情,“你們村沒有副業嗎?”
說到這艾小美就有氣,“別說搞副業了,村裡有人想要去打獵換點錢,我們那大隊支書都要把人家通報批評一頓,總說貧窮更光榮。
窮就不吃飯了?窮就不穿衣了?!”
她讀書日子是好了很多,但心疼老家的男人和孩子啊。
寧華聽了也是唏噓不已,“還真的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你們那支書家有錢嗎?”
“有什麼錢?大家都窮。”艾小美也是說實話。
他們整個村就找不出一個有錢的人來,誰家有個什麼事情,借錢都沒得人家能借。
夏黎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你要是想要做點什麼,她也能貢獻養豬的法子和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