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舉,實則意味著從今往後,中央政府將會親自選派官員前往各地治理地方事務。如此一來,便可有效縮減諸多不必要的中間流程與環節,從而大大減輕百姓們所承受的沉重負擔。不僅如此,此舉亦能夠顯著增強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度,進一步鞏固中央集權。然而,欲要達成這般理想成效,絕非朝夕之功,尚需耗費大量的時日以及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穩紮穩打地予以推行方可。唯有如此,方能確保改革之路順暢無阻,最終收穫我們所期望的良好成果。”

太子李承乾聽後,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我明白了,房先生。我會將這些道理銘記於心,為父皇分憂。”

房玄齡看著太子,心中暗自鬆了口氣。他知道,太子雖然荒誕,但已有明理之心,這是大唐之幸。

“可是房先生,我不想讓公主和親,可汗就沒有讓公主和親的政策。”李承乾覺得大唐不用和親。

“太子殿下,請您稍安勿躁。”房玄齡語重心長地回應著李承乾,“這要送去和親的公主究竟是誰,其實完全可以由我們來決定。她未必非得是真正意義上的公主,可以是大臣家的女兒,亦或是那些有功勞人家的女子,甚至還能是普通的丫鬟呢。而且和親這件事,於我們而言絕對是利大於弊呀。這不過是以極小的代價,去換取巨大的利益罷了。”房玄齡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李承乾的表情變化,試圖讓他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

,!

“我們堂堂大唐男兒,個個驍勇善戰、英勇無畏!難道還需要靠女人去和親來換取和平嗎?哼,依我看,大不了直接與他們開戰便是!”太子李承乾還是覺得李泰說得不對。

房玄齡搖了搖頭,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太子的傲氣和對戰爭的渴望,但這並不意味著和親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殿下,和親之事,非同兒戲。吐蕃與我們大唐相鄰,兩國之間的和親,不僅能夠緩解邊疆的緊張局勢,還能透過聯姻的方式,加深雙方的瞭解和信任。戰爭雖然能展現國力,但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損耗。和親則是一種更為穩妥的策略,它能夠為我國爭取到和平發展的時間,鞏固邊疆安全。”

太子李承乾皺著眉頭,似乎並不完全信服,但又不好反駁房玄齡。

“而且,殿下,和親並非單純的婚姻交換。它還包括了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透過和親,我們可以學習吐蕃的某些先進文化,同時也可以傳播我們的文化,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這對於長遠來看,是有利於我國的影響力擴大的。”

聽完這番話之後,太子李承乾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一陣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慢慢地抬起頭來,神色凝重地開口說道:“房先生,我明白了,房先生所言極是。經過您這麼一番透徹的分析,我算是徹底明白了。看來和親的確稱得上是一種深謀遠慮的策略手段。只希望此次和親能夠真正實現長久的和平穩定之局面,而非僅僅是曇花一現般的短暫安寧!”

只見房玄齡微微頷首,嘴角輕輕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殿下且放寬心,我大唐天子聖明神武、雄才大略,對於此次和親之事定然能夠做出最為妥當的安排。而臣等自當竭盡全力,鞠躬盡瘁,為這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添磚加瓦,以保其長久穩定之發展。”

太子李承乾聞聽此言,先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他那原本充滿焦慮與疑惑的眼眸之中,漸漸地流露出一絲清明之色,彷彿撥雲見日一般,那些困擾著他的心結開始慢慢解開。緊接著,一種全新的認知和堅定的決心如同一股清泉在他心底湧現出來,讓他整個人都煥發出別樣的神采。

“房先生,對於父皇所做出的決定,我定會全力支援。我深知此次和親意義非凡,衷心希望它能開啟大唐與吐蕃之間友好交往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