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凌煙閣功臣(第2/4頁)
章節報錯
輕捋著鬍鬚,緩緩言道:“古往今來,皆有‘狡兔死,良狗烹’這一說法。然而,當今陛下對待功臣還算寬厚仁慈,已然實屬不易。但常言道,世事難料,誰也無法保證下一任陛下是否還能如當今聖上這般宅心仁厚。故而,全力扶持性情仁善且稍顯柔弱的李治殿下,方為上策中的上上之選吶。”
“犬父無犬子,這李治真能靠得住嗎?”李績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道。他對這位年輕的皇子能否承擔起未來的重任充滿了疑慮和擔憂。
“九殿下可是我親眼看著長大的呀!他與那幾位兄長截然不同,絕對是個靠譜之人。”長孫無忌則顯得信心十足,言語間透露出對李治的信任和欣賞。
一旁的褚遂良忍不住插話道:“唉,可最不靠譜的恰恰就是陛下啊!他一直心心念念著要廢掉李治,改立吳王為太子呢。”說到這裡,褚遂良不禁嘆了口氣,將內心的憂慮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然而,程知節卻大手一揮,朗聲道:“不必擔心!只要有咱們這些老臣在一日,就決不能讓吳王登上太子之位。他的出身本就是其致命的弱點吶!”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彷彿給在場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世民端坐在寢宮的龍椅之上,面色凝重而嚴肅。長孫無忌則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微微低著頭等待著皇帝發話。
沉默片刻後,李世民終於開口問道:“無忌啊,你可知道朕為何單單隻留下了你們這為數不多的幾個人?而且還皆是像你們這般被世人稱作‘老實人’的臣子呢?”他的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來,眼神堅定且平靜地回應道:“回陛下,微臣心裡自然清楚。陛下乃是擔憂我們這些功臣的勢力日益膨脹,以至於對皇位的順利傳承構成威脅。”
聽到這番話,李世民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讚許之意。接著,他感慨地說道:“無忌啊,你能夠如此通透地理解朕的心思,著實令朕感到欣慰和高興。朕始終堅信,無論是你,還是李靖、程知節、李績以及褚遂良等諸位功臣,皆乃忠心不二之士,一心只為國家之繁榮昌盛而殫精竭慮。”
說完,李世民站起身來,走到長孫無忌面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朕希望你們能夠一如既往地輔佐朕治理天下,共同開創大唐盛世之輝煌!”
長孫無忌一臉誠懇之色,言辭懇切地說道:“皇上啊!微臣等人一心只為我大唐江山社稷,甘願為這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哪怕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然而,還望皇上您能夠洞察一切,明辨是非曲直,切莫錯怪那些忠心耿耿的賢臣義士啊!”
李世民聽後,微微皺眉,沉默不語,彷彿在思考著什麼。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地點了點頭,應道:“嗯……好吧,朕自會斟酌考量你們所提之建議。只是,你們也要深知,朕之所作所為皆是為了我大唐的千秋萬代,長遠未來著想,有些時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啊。”
長孫無忌聞言,不禁心生感慨,連忙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皇上聖明!微臣等定當謹遵聖上旨意,不敢有絲毫懈怠。”
話說這長孫無忌近來確實權勢日盛,其手中掌握的權力之大令人咋舌。正因如此,李世民心中有所顧慮,故而將他宣召入宮,欲與其當面詳談一番。
唐宮內殿之中,氣氛凝重而壓抑。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面色陰沉且嚴肅地凝視著下方站立著的長孫無忌。他那銳利的目光彷彿能夠穿透人心一般,令人不寒而慄。
“無忌啊!朕近日來總覺得你的權力似乎有些過於集中了。長此以往下去,恐怕並非我大唐江山社稷之福啊!”李世民緩緩開口說道,聲音雖不大,但其中蘊含的威嚴卻讓人不敢輕視。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