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換不掉(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慢地補充道:“陛下聖明,微臣以為立太子之事,實非僅取決於一人之才能高低這般簡單。除了才華出眾之外,還需考量其品德是否高尚以及氣質是否適合君臨天下。太子李治性情溫和純善,為人仁慈寬厚,對待臣民關愛有加,此等優良品質恰恰是他身為儲君最為顯著的優勢所在。而且,據微臣所知,太子殿下平日裡善於傾聽百官之言,廣納諫議,從不獨斷專行。相信假以時日,待他繼承大統之後,定能以仁德為本,施行仁政,將我大唐治理得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如此賢德之主,方才是我大唐江山社稷之所急需呀!”
就在此時,又有一位大臣挺身而出,只見他神色凝重地拱手說道:“陛下啊!吳王李恪誠然英勇威武、果斷決絕,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其性格卻過於剛猛激烈,如此性情恐怕難以勝任那至關重要的太子之位啊。反觀太子李治,雖說他個性較為溫和柔順,可正因這份仁慈寬厚,方是我大唐當下急需的君主風範吶。”
,!
說罷,這位大臣恭敬地退回原位。李世民微微頷首,面色沉靜如水,他那雙深邃睿智的眼眸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朝臣。片刻後,他才緩聲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此事的確需朕更為周詳地思量一番才行。朕自當審慎權衡,畢竟關乎太子之選,實乃國之根本,萬不可輕率行事。爾等各自的見解與主張,朕皆會逐一斟酌考量,絕不偏廢。”
只見朝堂之上,一眾朝臣紛紛拱手抱拳,異口同聲地高聲回應道:“陛下英明,我等定當謹遵聖旨!”那聲音整齊而洪亮,在宏偉的宮殿之中迴盪著,彷彿能衝破雲霄一般。
太宗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過下方群臣。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無奈之色,然而這份無奈很快便被深深埋藏在了心底深處。他深知,儘管自己作為一國之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面對眾多臣子一致的決議,想要強行改變並非易事。況且,這些臣子所提出的建議和決策,也都是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長治久安著想。
想到此處,太宗皇帝微微頷首,輕啟雙唇說道:“既如此,朕便依卿等之意行事。望諸位愛卿齊心協力,共助大唐走向更為輝煌的明天。”說罷,他緩緩抬起右手,示意眾人退朝。隨著一聲清脆的響鞭聲響起,這場早朝就此落下帷幕。
然而,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心中有著換掉太子李治而立李恪的想法,但卻始終未能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因為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宮廷內亂,甚至動搖大唐江山的根基。所以,儘管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可他仍在苦苦思索著一個恰當且萬無一失的時機來實現自己的計劃。
而就在此時,一直侍奉在李世民身旁的貼身宮女武照,無意間洞悉了皇帝內心深處的秘密。這個聰明伶俐、心機深沉的女子,瞬間意識到這將是一個改變自身命運的絕佳機會。於是,趁著夜色漸深,宮中眾人皆已入眠之際,武照輕手輕腳地來到了李治所居的宮殿門前。
她緩緩伸出玉手,小心翼翼地推開那扇緊閉的房門,彷彿生怕發出一點聲響引起他人的注意。當房門被推開一條縫隙時,武照的目光迅速向屋內掃去,只見李治正獨自坐在書桌前,藉著微弱的燭光翻閱著書卷。確認四周無人後,武照這才放心地走進房間,並輕輕地合上了身後的門扉。
此刻,武照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起來,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畢竟,接下來她所要告知李治的訊息實在太過驚人,很有可能徹底改變這位年輕太子未來的人生軌跡。想到這裡,武照的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緊張之色。
“殿下……”武照的聲音彷彿從幽谷之中傳來一般,低沉而又充滿神秘的韻味。只見她蓮步輕移,緩緩地朝著李治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之上,輕盈得讓人幾乎難以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