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回長安吧(第3/4頁)
章節報錯
微抬起頭,美眸之中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之色,輕聲呢喃道:“楊妃?她此時前來求見本宮,究竟所為何事呢?”
站在長孫皇后身側的宮女趕忙欠身行禮,壓低聲音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話,小婢瞧著楊妃神色匆匆,似是有急事要面呈於您知曉。”說罷,這名宮女小心翼翼地抬眼觀察了一下長孫皇后的臉色,只見皇后蛾眉微蹙,似是在思考著什麼。
“快去,速速把人給本宮接進來。”長孫皇后一臉好奇地吩咐道,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這位弟妹今日怎會突然到訪呢?究竟所為何事?
不一會兒,只見楊妃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未及站穩便已泣不成聲,淚水如決堤之水般順著臉頰滑落。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悲切地哭訴起來:“娘娘,您一定要為臣妾作主啊!自從齊王離去之後,臣妾便一直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本以為還有姑姑可以相互依靠,誰曾想就連姑姑如今也是這般境遇。臣妾還算幸運,能夠遇上像娘娘這樣賢良淑德、寬容大度之人,平日裡多得娘娘照拂,才不至於被他人欺凌。然而,臣妾的姑姑在武家卻是受盡了折磨與苦難,日子過得極為艱辛。懇請娘娘發發慈悲,將臣妾的姑姑以及她那可憐的女兒一同接回長安吧。”說罷,楊妃又是一陣痛哭流涕,那模樣著實令人心生憐憫。
長孫皇后那如遠山般的黛眉微微一蹙,似是心中正思索著什麼重要之事。她深知楊妃的姑姑楊氏昔日也曾是先皇的表妹,二人之間還存有那麼幾分交情。況且,這楊氏的遭遇一旦傳揚出去,對於皇家而言,無疑會有損聲譽。想到此處,長孫皇后那雙美麗而睿智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決斷之色。
只見她輕啟朱唇,聲音沉穩地吩咐道:“來人啊!速去傳旨給武府,就說是本宮下旨,要將楊氏接回長安。務必妥善安排,不可有半分怠慢之處。”其話語之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令人不敢有絲毫違抗之意。隨著長孫皇后的一聲令下,一名宮女領命匆匆離去,執行這道旨意去了。
昏暗陰冷的柴房裡,楊氏母女緊緊依偎在一起,身體瑟瑟發抖。她們已經在這裡被關押數日,飢餓與寒冷如影隨形地折磨著這對可憐的母女。楊氏面色蒼白,嘴唇乾裂,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絕望。
而武元慶那冷酷無情的話語彷彿還在耳邊迴盪:“你們就好好待在這柴房裡吧,永遠別想再出去!”這句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直地刺進了楊氏的心窩,讓她心中的憤怒瞬間噴湧而出。那股怒火越燒越旺,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焰,似乎隨時都能將她僅存的一絲理智徹底吞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正當楊氏感到萬念俱灰之時,突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傳來。腳步聲在寂靜的柴房前顯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楊氏緊張的神經上。緊接著,柴房門被緩緩推開,一道微弱的光線射了進來。只見一名宮女手捧著一卷明黃色的聖旨,神色莊重地走進了柴房。
宮女走到楊氏母女面前,微微躬身行禮後,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長孫皇后仁慈寬厚,聽聞楊氏母女遭遇困境,特下旨接楊氏回長安……”宮女清脆的聲音在柴房中迴盪,楊氏一時間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突如其來的喜訊,宛如黑暗中的一束曙光,讓原本陷入絕境的她看到了一線生機。
“臣等接旨!”武元慶咬牙,這楊氏後臺可真硬,難怪他爹如此寵著她。
楊氏母女興高采烈,她們掙扎著起身,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相互攙扶著,身體還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著,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夫人辛苦了,皇后娘娘體恤楊妃,特意宣旨讓爾等回長安,準備準備即刻啟程吧!”宣旨的宮女微笑著說道。那溫和的語氣彷彿春風拂面,讓楊氏母女感受到了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