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公主薄唇輕啟:“戴權的內緝事廠必定會替父皇核查,私鹽之事定要實話實說。”

她的父皇是什麼人,她最清楚。

內緝事廠去年剛成立不久,說是監察百官,實則與密偵司抗衡,只是戴權的內緝事廠名聲不好,很少有人提起。

不提,不代表不存在。

衛常道:“我會注意。”

………………

先榮國仙逝,不過十來年爾,賈母淚眼模糊,代善當年,文武雙全,溫潤如玉之公,皇之寵臣,景之英雄。

這十來年,她何嘗不是日夜思念亡故夫君,照料著榮國府,今上了春秋的身子,又聞寧國府之事,悲痛之極,便病倒了。

賈琮,賈赦,賈政守在床前。

賈璉回來將賈芸拒絕入府之事言說後,賈赦大罵賈芸不是東西。王夫人與邢夫人默然而立,嘴裡念著佛經。

賈璉道:“今兒去尋賈芸,侄兒將珍大哥之事告訴,賈芸並不心軟,反而將侄兒趕了出來,侄兒替您不值。”

賈政連連擺手道:“此事,倒也不怪賈芸,誰願意被逐出宗族,反過來還要搭救逐族之人。且珍哥兒確有奪……妻之事,往後不要再提此事,也別告訴你姊妹,她們不必知道。”

看了眼賈政,賈璉點點頭道:“侄兒知道了。”

賈政不便再多說什麼,他之前在宮裡可沒少與王子騰,北靜王求情,且先讓太醫為老太太瞧病。

到時不論徒流還是奪爵削封,再求陛下斟酌罷。

如今,賈珍還在大牢關押,今兒刑部又帶走了賈蓉與尤氏詢問關於賈珍的事情,賈政也無心多留,畢竟明日刑部最後定案。

等太醫診病,賈政也不準備再這裡多留,王夫人對寶玉,迎春等人道:“守著老太太。”

又對賈璉道:“去把你媳婦尋來。”

賈璉應下後,便去找鳳姐兒。

鳳姐兒聽聞,眼睛一瞪:“王家這次也不敢攬這事兒,珍大哥做事也忒糊塗了些,連官鹽也敢染指。”

寧國府鋪子,田產一年下來也有不少銀子,十幾萬兩都有,可這幾年賈珍奢侈送禮,到處尋花問柳,折騰的都不夠用。

朝廷鹽鐵專賣保證了財政收入,但也讓鹽價高漲。鹽利潤豐厚,催生了私鹽買賣。

私鹽販子,或者叫鹽梟,這個職業從誕生開始,就是跟官府搶利,天生與朝廷作對,因此官府對販賣私鹽的打擊極為嚴厲。

販賣私鹽卻屢禁不止,一是因為利潤實在太高,二是私鹽多數時候比官鹽便宜。

老百姓會為鹽販子打掩護,鹽梟們為了對抗官府,糾集大量同夥,用販鹽的高額利潤購買武器,武裝販鹽,形成組織嚴密、武力強橫的販鹽集團。

漢時,吳王劉濞就因吳國產鹽並且有銅礦,靠把鹽賣到內地獲利和鑄造錢幣累積了大量財富。

漢景帝削藩時,劉濞便攛掇了其他六個諸侯王,舉旗造反,這便是“七國之亂”。劉濞是第一個造反的“鹽販子”,只是還沒來得及稱帝就被剿滅了。

大景律規定,景朝私鹽售賣者,抓後一律杖刑一百下,再發配或流放邊境三年。

至於徒流,抄家滅族,滅幾族,就全憑皇帝心情了,這也是最嚴重之刑。

這邊賈母吃過藥好多了,倒不是心疼賈珍,而是寧榮兩府都是榮辱與共之家。

她靠著軟榻道:“璉哥兒這幾日東奔西走打點,宮裡幾個天使,你們連個去說話的都沒有。”

賈寶玉,賈琮,賈赦,賈薔這些都是紈絝子,遇到大事兒,不是年紀小就是靠不住。

賈母嘆息道:“我這上了春秋的想見太妃也跑不動,唉。”

鳳姐兒派人送熱湯進來,拉過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