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金陵城。

晌午時分,夏季的陣雨已經停駐,只留下兩側樹下的殘花和泥濘水汙,風雨停住,街頭的百姓陸續走出家門,販夫走卒沿街叫喊。

“這位爺,裡邊請,姑娘真真兒水靈”

“蓮子~新鮮咯。”

悶熱清爽的江南城中,賈芸在校場兩個扈從的跟隨下,馬車緩步往金陵城數一數二的寶青坊使去。

寶青坊四周已經停了不少的馬車,都是富貴人家的女眷馬車,那些人家見到緩緩而來的馬車時,又瞧見兩個隨從穿著武將的服飾,上面繡著備倭衛三個字後,立刻將自家馬車趕到別處,騰出地方。

金陵城中,有資格穿著這身衣服的,也只有今年在長江碼頭,玄武湖等訓練的備倭衛了,在百姓眼裡,真真兒是威武又勇猛,便是連太湖的那支水匪也被收編,名頭已經越發的響。

是百姓眼中的神聖。

眾人盯著馬車,卻見馬車的簾子挑起,出來的是個穿著杏黃色衣裳的妙齡女子,接著女子恭敬的請年輕公子下馬車。

年輕公子穿著衣服並不華麗,只是普通的衣袍,但身材高大,五官俊朗,雙眸十分深邃,臉龐帶著凌厲。

“哇——媽,快看,那位公子長得好俊。”

“死丫頭,胡啐什麼。快招呼客人。”

“咦,那好像是上次賑災施粥的賈將軍。”

“嘿,還真是。”

挺拔的身影站在在金陵江寧西坊的寶青坊門口時,引來不少行人攤販的討論。

賈芸看了眼馬車,平兒並未招搖,馬車也是樸素的,為何這些人如此。

正疑惑時,平兒努努嘴道:“還不是二爺的備倭衛武袍子,真真兒讓百姓喜歡。”

平時,平兒招呼店時常聽樓下夥計和進店的客人高談闊論,早就熟悉了。

她自是心裡也自豪的,不由得瞧瞧身邊的賈芸。

旁邊平兒的仰慕與星星眼,以及街上旁人的讚譽,賈芸並不理睬,目不斜視的進了寶青坊。

整個金陵城,做手雕玉器最出名的就是寶青坊,好比現代的奢侈品,但是又帶著韻味兒,不少富貴人家拿來給女子送,因而十分的聞名。

能在繁華熱鬧,物品齊全的應天有一席之地,也不是簡單的。

寶青坊不僅有專門為大戶人家準備的貴賓通道,也有專門的屋子,來的女眷也不會與尋常的男子碰面,十分合理。

且,寶青坊需要提前一個月挑選玉器,預約工匠師傅進行手刻。

賈芸能夠插隊,並且定製,都是得益於劉應暉,劉老。

劉老在百姓口中風評十分好,這也為每年的京察打下牢固基礎。

寶青坊的堂中很安靜,只有各家的管事小廝和丫鬟在,四周都是間隔著的雅間,每個雅間門口都站著撐門面的夥計,派頭十足。

瞧見生客上門,一名穿著麻利的夥計上前拱手,行了個禮:

“閣下是來預定還是取玉。”

“竹下清風圖。”

聞言,夥計登時記起,直隸總督劉大人送來過一副畫,而要求是將這圖縮刻在一塊完整的玉上面。

大景的玉器從宮廷到民間都是十分風靡的,用玉,賞玉,玩玉之風極盛。

譬如,榮國府寶玉就有玉,北靜王水溶也有玉,靖王,吳王,賈璉也有玉,這是貴族男子的身份象徵。

賈芸記得,寧國公主也有一塊玉,質地十分好,是隻宮廷師傅做的浮雕鳳凰佩,她十分的珍視,是當初衛皇后留給她的。

夥計見賈芸氣質英武,雖是普通衣著,但依舊不掩瀟灑。記起來這位便是劉府的小廝來叮囑過的,立刻親切的道:“賈將軍來了,先喝口茶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