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又有誰能不羨慕呢?(第2/3頁)
章節報錯
,找到能幫助他了解咸陽動向的幫手已是足夠。
如今局勢動盪,朝堂紛爭四起,百家諸子、六國遺貴虎視眈眈,加上他曾大規模懲治魏國貴族的事例,趙牧知道自己已被眾多勢力仇恨籠罩。
在尚未深入瞭解諸子百家的學說與建造長城的過程時,公子扶蘇已經嶄露頭角。正如李斯所言,公子扶蘇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未費多少力氣,只是在朝廷中反對始皇帝的某些政策便贏得了眾人的支援。這不禁引人好奇,究竟是誰在公子扶蘇的背後為他出謀劃策呢?是尉繚嗎?
但考慮到尉繚是魏國人且是一名修煉煉丹之術的道士,儘管他曾師從鬼谷子,但他沒有太多的政治背景和個人抱負也不在朝堂上展現。故而推測支援公子扶蘇的力量更可能是來自關中的兩大顯貴:馮去疾或王綰。他們作為代表舊勢力的關鍵人物,在大秦帝國內部有著深厚的人脈和權力。
趙牧正巡視大秦國土之時,長城的修建速度驚人地快。工程師們採納了他的槓桿理論及齒輪技術,進一步創新出了運輸用的鏈條系統,透過滑輪、齒輪等工具將山腳與山頂相連線,成功實現巨石的機械化運送,顯著減少了人力勞動。即便如此,建設長城仍不得不動用約五十萬名勞力。蒙恬將軍負責監督工程,並估計兩年內就能使各國遺留的城牆連成一線,最終完成偉大的萬里長城。
目前來看,秦國頒佈的新法典已覆蓋了許多曾經敵對國的大片土地:魏、趙和韓的全域以及齊國半數地區均已適用這些法律;雖然楚國因其廣闊的地理區域而推進較為緩慢,但仍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領土完成了新法典的推行。
隨著造紙工藝的進步——特別是造紙與宣紙兩項重大發明問世後,使得傳播和記錄變得異常便捷。過去如果依靠笨重的竹簡來承載法令文字則需裝滿馬車,而現在同一數量的文字僅需幾輛車即可運送兩萬個版本。
按照此趨勢繼續發展,預計下個月內所有郡縣都將成為受控於單一法制體系的一部分。這讓趙牧倍感欣慰。
此時此刻,看著腳下壯美的山水畫卷,趙牧計劃向秦皇提議修建連線各地的快速交通幹線——馳道網路,從而強化全國互聯互通。這樣一來無論何方百姓都能輕鬆抵達首都咸陽,促進統一後的國家治理效率與人民生活的便利性提升。
范增這時走進了殿堂。
\"大人...有要事稟報。\"
趙牧放好圖紙看向范增,
\"發生什麼了?\"
范增行禮回答道,
\"稟告大人,有許多奇才異士聚集在扶蘇公子的招賢館中,均出自諸子百家...或許值得一看...\"
在章臺宮中,公子扶蘇正值意氣風發之時。
趙牧和范增離開冠軍侯府後,驅車前往了公子扶蘇的招賢館。咸陽城的道路十分寬闊,即使是八匹馬並排前行也毫無侷促之感。此時的公子扶蘇招賢館顯得格外熱鬧,吸引了來自諸子百家的大批學者。
這裡聚集了各行各業的大家: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鬼谷子、縱橫家等等。
當趙牧的馬車停在招賢館前時,府中的僕人們一眼便認出了這是冠軍侯的馬車,他們連忙奔入招賢館報信。昔日的招賢館曾聚集了六國眾多知名的學者,其中以儒家居多,但始皇帝焚書之後儒生人數銳減。儘管如此,六國的名士依然對冠軍侯懷有深深的敬畏。
此時見冠軍侯的車駕到來,眾人的喧囂驟然沉寂下來,原本討論熱烈的百家人士立刻退到了一旁。冠軍侯那赫赫威名讓他們心生恐懼,尤其是他曾屠戮魏國貴族的事蹟早已傳遍天下。
剛一下車,趙牧就看見公子扶蘇帶著王綰及幾位不熟悉的面孔前來迎接。扶蘇滿面笑容地說道:“冠軍侯光臨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