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蓬蓽生輝!”

儘管二人在朝廷上勢同水火,但在場外卻是另一副和睦的姿態,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這種表裡不一的情形,正是官場常見的現象。

“公子,王大人……”

趙牧下了馬車與他們簡短交談。見到王綰時,他更加確信王綰很可能是公子扶蘇背後的重要謀士之一。

隨後,他對扶蘇說道:“我聽聞眾多諸子百家的名士已經效忠公子門下,今天來主要是為了見識這些大家的風采。”

扶蘇邀請趙牧進入了招賢館。說實話,趙牧對公子扶蘇的成就頗感羨慕。他的情報網由這些諸子百家的 組成,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建立起來。

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聚攏諸多才俊,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組織,又有誰能不羨慕呢?

公子扶蘇立即引薦了幾位剛歸附自己的六國名士給趙牧,其中包括幾位文人和武士。隨行的范增雖對公子扶蘇的觀點持有不同意見,但不得不承認,投奔他的許多人確實是小有名氣的人物。

其中有精通射箭、善於三矢技法的兵家高手,還有一名擅長設計機關和佈置陷阱的公輸家匠人。

為讓趙牧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公子扶蘇特地安排這些被推薦的人展示了他們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