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總要做點什麼(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是她的平衡能力。
即使是在飛奔的馬背上,她依然能輕盈舞動,宛如平地。
好奇之餘,趙延年也問過小飛燕的師承。
讓他大感意外的是,小飛燕是西域人,但她的舞技並非來自西域,而是來自趙國。
但李陵卻一點也不意外。
他告訴趙延年,趙國歌舞天下聞名,長安的歌舞伎至少有一半來自趙國。趙國女子不僅擅長歌舞,而且身材高挑,容貌出眾,是出美人的地方。
趙女甚至是優秀歌舞伎的代名詞。
趙延年想起了後來迷得漢武帝不要不要的李夫人,不禁恍然。
是我孤陋寡聞了。
比起舞蹈,趙延年更關心的還是教導李陵。他讓李陵向小飛燕學習馬上舞的技巧,尤其是如何適應馬背的起伏,保持平衡,並體悟其中的道理。
這有點像太極拳裡的雀不飛,也就是拳勁中的聽勁、化勁。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就難了。
出於和隴右李氏保持一定距離的初衷,趙延年並不打算將自己的武藝全盤托出。可是想到隴右李氏的遭遇,尤其是李陵本人的悲劇,他又想做點什麼。
最直接的辦法,不是教李陵武藝,而是改變他的性格。
思來想去,趙延年還是覺得,決定隴右李氏三代人命運的未必是李廣殺俘帶來的厄運,而是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
從他與李椒相處的幾天來看,李氏子弟是那種典型的西北武人。
,!
不是一個人,而是幾乎所有人,包括跟著李陵的那四個親衛。
崇尚勇武,敬畏強者,卻又負氣凌人。
比他強的人,他會非常客氣。不如他的人,他又會非常傲慢,甚至是野蠻,不把你當人看。
這就導致了他們的矛盾性格。
一方面,他們愛兵如子;另一方面,他們又草菅人命。
李陵最後敗亡,和他管束部下不嚴有很大關係。
如果不是縱容部下欺負弱小,又怎麼會出現部下叛逃,導致匈奴人知道他孤立無援,從而全力進攻。
這一切,都來源於他的性格缺陷。
畢竟才七八歲,還有時間,還有機會調整。
他不會教李陵內家拳,卻可以用內家拳蘊含的道理來教導他為人處世,潤物無聲的改變他的性格,希望能借此改變他的命運。
他能做的就是這些,能不能成功,看天意。
李陵不負趙延年的期望,很快就明白了小飛燕的技巧。
對他來說,這也不難,和騎馬非常相似。
也就是所謂的壓浪。
但是這背後的道理,卻有點難住他了。
他可以做得到,卻未必能想通這背後的道理。
這也是武人的通病,書讀得少,口才欠佳。
習慣了動手,不習慣動嘴。能動手的,絕不吵吵。
趙延年知道李陵的問題所在,卻不說破,讓李陵自己去悟,保持神秘感。
他還年輕,有充足的時間,不必拔苗助長。
一路教,一路學,七八天後,他們趕到了代郡。
李椒雷厲風行,已經帶著趙破奴等人去巡視邊塞,只留下灌屏在郡守府負責相關事務。
灌屏先為趙延年等人安排好了住處,又帶著張威去租好的房子。
李椒有意任命張威為關都尉,負責一塞事務,但前提是張威的身體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在此之前,張威以養傷的名義留在郡治,俸祿照常發放。
共友陣亡,代郡受傷的將士很多,也不差張威一個。
對比張威之前的燧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