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唯有真誠,能換人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了,他也顧不上。
——
事實證明,趙延年的想法是對的。
當天晚上,他們就找到了右大將的後營。
大營裡燈火通明,匈奴騎士五人一隊,不停的繞營巡視。
大營裡也隨處可見戒備的匈奴人,個個如臨大敵,弓都上著弦,一點也不像後勤,比前線還前線。
張威看了一眼,就笑了。“老弟,你一個人頂得上一千人。你看匈奴人被你嚇成什麼樣子了。”
趙延年很無語。“這不白來了麼?”
他們是想來偷襲的,結果匈奴人這麼緊張,一點偷襲的機會也沒有。
“不會的。”張威笑道:“既然是後營,右大將就會安排人來,要麼傳令,要麼讓人送牛羊、草料。我們等在半路上,攔截傳令兵或者押運的人,讓他們不得安生。如果有機會,就衝進後營,一把火燒了這些草料、牛羊,到時候看右大將撤還是不撤。”
趙延年覺得有理。
論作戰,還是張威有經驗。
他們退到遠處,守在右大將的中軍和後營之間,耐心地等待小股的匈奴人。
這時候,韓文的作用得到了體現。
他讓趙延年和張威放心的休息,他負責守夜,同時餵馬、做飯。
趙延年也不客氣。
既然韓文跟著出來了,將來還要分他功勞,他就應該發揮作用。
總不能白蹭。
,!
就算他願意,張威也不願意。
韓文身為七尺男兒,也不願意白拿功勞,將來傳出去讓人笑話。
有韓文分擔這些雜務,趙延年可以抽出時間放鬆,站樁,練習武藝。
從拳腳到刀、矛,再到射藝,一樣不落地練一遍。
時間不一定多,但每天練習,形成慣性,有利於維持狀態。
張威也沒閒著,一個人坐在一旁,盤算了一下白天遇到的情況,與趙延年、韓文商量,對有些可能錯過的資訊進行完善、補充,去除一些意義不大的資訊,從中提煉值得關注的疑點。
忙完這一切,他看趙延年習武。
很快,他就發現一個問題。
趙延年的招數並沒什麼新鮮的,幾乎每一招他都會,甚至他還有更精妙的。
等趙延年練完,一起吃飯的時候,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最後說道:“老弟,我知道不該問,如果不方便說,你也不要說。我就是好奇,這就是你每天練的全部內容?”
趙延年一點也不奇怪。
張威說得很婉轉,其實是懷疑他故意藏拙,不肯在他們面前演示真正的絕招。
可是他想錯了,他練的從來不是招,而是功。
“就武藝而言,有兩句俗語,聽起來很直白,卻是真正的秘訣。”趙延年一邊吃著韓文準備的乾糧,一邊說道:“一句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句是一力降十會。當然,對我來說,最後一句要稍微改一改,將力改成功,一功降十會。”
“唯快不破,我能理解。一力降十會,我也能理解。一功降十會,又是什麼意思?”
“我打個比方。”趙延年耐心的說道:“如果面前有一個敵人,你手裡有矛,你大概要出手幾次,才能擊殺他?”
張威想了想。“如果是韓文,出手一次就足夠。如果是你,我可能只有一次出手機會。要麼你死,要麼我死。當然,大機率是我死。”
韓文翻了個白眼。
“為什麼?”
“因為你比我快,你的力氣也比我大。”
趙延年沒有糾結力與勁的區別,張威也聽不懂。“可是你相信,我只要一擊,就能要你的命,即使你會躲,會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