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幾個人,守城都不夠,還主動出擊?

“是的,派精銳騎兵,打探四方訊息。如果有敵來犯,不僅可以送回訊息,做好準備,還可以提前阻擊。即使敵人圍城了,也可以不斷的騷擾其後方……”

張騫解釋了幾句,趙延年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點頭表示贊同。

不得不說,張騫這個方案肯定要比困守孤城好。

敵人來了,可以提前示警,早做準備。

雙方交戰時,這些精銳騎兵可以不斷的騷擾敵人後方,讓他們不能專心攻城。

匈奴人也是人,也是要吃飯的,只不過他們吃的不是糧食,而是牛羊罷了。

這些牛羊有一部分是事先宰好的,但大部分還是活的牲畜,跟在隊伍後方,由專人照料。

用精銳騎兵襲擊這些後勤部隊,可以極大的干擾前方作戰的主力。

不敢說萬無一失,但肯定有所幫助。

“我願意出戰,只是我不認識路。”

“我認識路。”張騫笑了,取出一張地圖,擺在趙延年面前。“我身邊的甘父也熟悉單于庭周邊的環境,我讓他協助你,充當嚮導。”

趙延年拿起地圖,看了看上面新鮮的墨跡,莞爾一笑。“中郎知道我會答應,早就準備好了?”

張騫哈哈一笑。“趙君不僅俠義心腸,千金一諾,更能拒絕單于的邀請,堅決要回漢朝,豈能拒絕為朝廷效力的機會?若能成功,回朝之後,我絕不會忘了趙君今日的美意。”

,!

等的就是你這名句,趙延年正中下懷。

“行,這任務,我接了。”

張騫隨即讓堂邑父進來,與趙延年相見,詳細解說單于庭附近的山川形勢。

張騫被困單于庭十年,他本人不能隨便外出,大部分時候都是堂邑父出去打獵或採買、交易,對這附近的地理非常熟悉。

趙延年聽完,心裡有了底。

在草原上,最怕的就是迷路。只要有嚮導,能找到人家,就不怕餓死。

隨便一戶牧民家的牛羊,就夠他們吃幾天的。

——

次日一早,張騫、趙延年去見於單。

得知趙延年答應了張騫的請求,願意率精銳騎兵出擊,於單大喜,隨即叫來段叔,讓他將挑選好的騎兵交給趙延年。

這些騎兵原本是相國桀龍的,桀龍不在,暫時由段叔負責。

當然是名義上的。

桀龍與段叔不對付,他的手下也不聽段叔的命令。

聽說是趙延年帶隊,他們才勉強答應了。

兩百騎兵,由兩個百夫長指揮。一個叫堅莫,一個叫盧蘭。

堅莫是索圖裡的哥哥,聽索圖裡說過趙延年的事蹟,比較熱情。

盧蘭則冷漠得多,見面之後,撫胸施禮,然後就不再說一句話。

趙延年也沒多說什麼,讓他們做好出擊的準備,自己便帶著堂邑父離開單于庭,去了山谷。

他趕到鐵匠鋪的時候,鐵匠父子正在做最後的整理工作。

長矛做得很漂亮,完全符合趙延年的預期。

一尺長的葉形矛頭,一丈長的矛柄,再加一尺長的盤龍銅鐏,重量合適,軟硬也恰到好處。

“積竹柲,以硬木為芯,竹絲纏繞,再用大漆塗覆。”年輕鐵匠撫著描龍畫鳳的矛柄,得意的說道:“這是目前你能看到的最好的矛柄,就算到了漢朝,你也找不到更好的。”

趙延年接矛在手,抖了抖,又耍了幾下,滿意的點點頭。

“的確是好物。”趙延年讚道:“不愧是相國力薦的名匠。”

“相國也大方。”老鐵匠說道。三天不見,他又消瘦了不少,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