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著曹朋一家,從南陽殺回汝南,這關係甚至不比鄧範等人的淺薄。三鎮鼎力支援,又是何等的力量。也就是說,曹汲只要到了涼州,就有一半以上的權力,被他掌控手裡。

不要忘了,在隴西還有一個郝昭,也是尊曹汲為長輩。

而長安的曹洪,得曹汲好處頗多。

從建安二年,曹洪從曹汲手裡,至少得寶刀二十支,每一支都獲得了巨大利潤。

有這種關係在,曹汲怎會怕刁難?

至於隴西趙昂,臨洮閻行,金城成公英……不管他們是否信服曹汲,可看在曹朋的面子上,也不會為難。如此一來,涼州八成的權力,也就等於進入曹汲之手。

這是連韋端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曹汲為涼州刺史,最大的阻力是在關中士族和朝堂之上。

不過論資歷,曹汲從兩千石大員的城門校尉,到涼州刺史,好像也不算太過分。

他在朝堂八年,也立下許多功勞。

比如在建安四年時,豫州大旱,正是曹汲造曹公車,令豫州緩解了旱情。

當然,這曹公車是出自誰之手?

如今已經沒有人去在意。不管是曹朋還是黃月英,人家願意把這功勞給曹汲,誰能說出個不是?所以,想要用資歷來拒絕,基本上不太可能。保皇黨偃旗息鼓,而其中堅力量的臨沂侯劉光,也在私下裡承認,曹汲是目前最為合適人選。

保皇黨頂不住了,就只剩下關中士族。

本來,關中士族還想要去爭取一下涼州刺史的人選。

可不知為什麼,就在前些時候,朝那的皇甫堅壽,以及司隸校尉,代表著河東衛氏家族的衛覬,竟突然發表意見,表示這涼州刺史的人選,曹汲最為合適。

弘農楊氏,旋即也表示了贊成。

使得關中士族一下子分崩離析,不再堅持……

這其中,有多少利益糾葛,有多少交易?曹朋並不清楚。

據曹汲自己說,連他都沒想到,他會成為涼州刺史!甚至在郭嘉跑去告訴他這訊息的時候,他還以為郭嘉是在開玩笑。哪知道,這件事居然是真的!

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清楚。

曹汲一開始,也是惶恐不安。

說穿了,他就是個匠人。哪怕如今讀書識字,最多也就是披著一身文人衣服的匠人。

這怎麼一下子,就成為執掌一州的諸侯?

後來,郭嘉對他說:“世父可知,涼州之重要?”

“不知。”

“那世父可明白,友學在涼州投下的心血?”

“這個……”

“據我所知,友學幾乎是傾其所有,打下了河西的基業。

而後才有今日涼州之變……如果換一個人去,只怕友學的心血,都將要付之東流。世父今去涼州,不是佔友學的光,而是為他守住在涼州的那一番心血啊。”

你要說升官發財,揚名立萬?

曹汲不願意去!

他會覺得,他是踩著兒子,當上了涼州刺史。

可如果說他當這涼州刺史,是給兒子保住心血,那他肯定願意。

這兩者看上去區別不大,但對曹汲而言,意義卻不一樣。這也是一個梟雄,和一個普通人的區別。曹汲眼界不高,也不是那種有大志向的人,能力甚至不如王猛。可他是曹朋的老爹,他就算拼著性命,也要守住兒子所付出的各種努力。

這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想法……

“爹,你怎會在這裡?”

“我是來,為你守住你的心血。”

在臨洮府衙中,曹氏父子相聚一處。

一別,已有兩載。

阿福瘦了,但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