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三篇同鄉。”

“子遠先生也是南陽人?”

“正是……我乃穰縣人氏。”

“穰縣啊,我去過。”

許攸聞聽大喜,“中陽山我也去過,景色甚美。

他日若曹三篇有閒暇,何不一同返鄉?呵呵,難得有同鄉人,許某有些失態了!”

“朋也久聞先生之名,只是未曾拜會,所以心中一直存有遺憾。

若先生不吝,待閒暇時,願與先生把酒言歡……只是,司空喚我有事,恕朋失禮。”

許攸連忙擺手,“友學自去,他日自會登門拜訪。”

說著,許攸揹著手,看似悠閒的溜溜達達而走,卻讓曹朋一頭霧水,有些不明所以然。

這許攸,看上去也不是那麼討厭嘛!

“今天可真是奇怪了,許子遠對你,可是親熱的很呢。”

“是嗎?”

典滿黑著臉道:“你是不知道,這廝平日裡有多麼討人嫌。架子大,口氣也狂妄的很。上次見到我,還問我:可知破袁者何人?我知道他曾獻計奇襲烏巢,可那也是主公深謀遠慮,將士們效命的結果……若非看在他是主公昔年好友,老子早就把他一頓胖揍。平時不管和誰說話,都昂著頭,一副誰也不待見的模樣。

今天和你說話倒是看上去還挺正常……不過,估計也是暫時,早晚會讓你心頭起火。”

看得出,典滿對許攸怨念很深。

曹朋看著許攸的背影,有些疑惑的搖了搖頭。

三國演義裡,羅大忽悠著重描繪了曹操的果斷,而掩去了許攸的光芒。

但實際上,許攸在奇襲烏巢的事情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後有賈詡郭嘉許攸推波助瀾,最終令曹操下定決心。可以說,沒有許攸,官渡之戰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勝負尚未可知。不管歷史是如何評價,許攸的前半生確是很輝煌。

曾經與何顒等人,被稱之為奔走之友,是大將軍何進的座上客。

曾參與過合肥王廢立之事,後來協助袁紹,雄踞北方。連孔融都曾稱讚說:田豐,許攸,智計之士。

沮授很牛吧!

但是未必能入孔融的法眼。

許攸的缺點是貪鄙,但誰又沒有缺點?

曹朋看著許攸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

這種事情,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許攸生死,與他無關。至少,他對曹朋的態度,挺好。

“走吧,主公應該等急了!”

“正是正是,咱們快點過去吧。”

典滿和許儀暫時忘記了許攸的事情,帶著曹朋匆匆來到中軍大帳。

大帳中,燭火通明。

曹操正獨自坐在榻上,身披一件黑色裘衣,興致勃勃的看書。

對曹操的好學,曹朋極為敬佩。

這傢伙不管走到哪兒,總會帶著一車書卷。

這兩三年來,曹朋和曹操接觸並不是特別多。一來曹操忙碌,二來曹朋也不想總去麻煩曹操。對於自己的仕途,他絲毫不擔心。曹操該用他的時候,自然會用他。

“曹朋奉命前來,拜見司空。”

“阿福啊,快進來。”

曹操放下書,招手示意曹朋進賬。

典滿和許儀很自覺的在帳外停下腳步,當曹朋進賬以後,帳簾隨之便垂落下來。

“叔父這麼急喚侄兒前來,有何吩咐?”

當帳簾落下之後,曹朋便明瞭了曹操的意思,立刻改變稱呼。

對外,曹朋喚曹操官職,那是公事。

現在,只有他二人,曹朋喚曹操叔父,則是私事。

曹操笑了,擺手示意曹朋坐下,然後親自為他滿了一杯水酒,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