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海外來客(2/3)

過了十五,鄧稷和鄧芝動身前往許都。

同時,曹楠也開始收拾,準備和鄧稷一同前往東郡。不過,她把鄧艾留在滎陽,繼續跟隨曹朋就學。孩子畢竟已經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鄧艾不願意去東郡,而選擇了留在滎陽,只因為他覺著留在滎陽,可以學到更多東西。言語之間,已透出了一絲小大人的模樣……

鄧稷最終是否勸諫成功?

曹朋並不是特別清楚。

不過從許都傳來的一系列舉措來看,曹操動心了。

建安十一年二月,曹操命徐晃率部突襲,攻取了壺口關。而這個舉措,也許在他人眼中看來無關緊要,但是在曹朋看來,曹操確實採納了鄧稷的意見。而接下來的一系列舉措,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建安十一年三月,張遼自渤海郡跨滹沱河,進駐參戶亭。

同月,樂進率部,兵臨高陽,而張燕則從北平縣換防,屯駐葛城,呈三路進擊之勢,虎視幽州。

只不過,這種兵馬的調動太過於普通。

在建安十年中,不知上演過多少次……

許多人仍堅持認為,曹操的目標是幷州,而非幽州。原因非常簡單,徐晃屯駐壺口關,而曹仁兵進通天山,其兵勢已顯露崢嶸。就連高幹,也顯得格外緊張,向劉豹借來兩萬匈奴兵,並集結三萬烏丸突騎,再加上幷州三萬兵馬,共八萬大軍,做好與曹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與此同時,袁熙請遼東烏丸突騎,向幷州移動,隨時準備支援。

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已一觸即發。

++++++++++++++++++++++++++++++++++++++++++++++++++++++++

鐵廬裡,一座高爐,烈焰熊熊。

火紅色的鐵汁,順著高爐的出口流出來,迅速填滿了模具。

曹朋在打鐵爐前,赤膊輪錘,叮噹之聲,不絕於耳。龐德等人則在一旁幫忙,或是拉動風箱,或是在準備淬火液,鐵廬中忙成了一團。曹朋箭步而立,沉甸甸的大錘,隨著他手臂的舞動,忽快忽慢,頗有節奏。身上的肌肉,隨著他每一個動作,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顫抖,透出一股子雄渾陽剛之美。火焰,熊熊,而打鐵爐上,一口略帶弧形的鋼刀,漸漸成型。

東漢時期,所造出的各種刀具,多以直刀為主。

而曹朋如今打造的這口刀,卻是帶有一個奇異的弧度,看上去頗有些古怪。

刀胎上,裹著一層黑乎乎,特製而成的泥土。是曹朋經過一年時間,才調製而成的覆土。露出刀刃部分,經過反覆鍛打之後,進行淬火處理。當然,淬火液,也是經過特殊的方法調製。

“水淬火,速度最快,硬度較高;油淬火,速度較慢,硬度偏低;而風淬火,速度最慢,硬度最低。關鍵是要看你需要打造什麼樣的兵器,而後進行選擇。當刀胎火紅時,若沒有全部投入水中,只有區域性浸水,那麼未入水的部分,會因為緩慢降溫,而產生不同的硬度。

這叫做區域性淬火!”

曹朋小心翼翼,夾起刀胎,慢慢放入水中。

而後抬起頭對周圍的匠人道:“我用覆土包裹,其實就是一種區域性淬火的手段。

你們看,覆土部分的刀身,因覆土隔離,就如同未投入水中一樣。一把直刀,在經過區域性淬火後,人口的硬度、體積都會增加,於是就產生了刀背反向彎曲的效果,增強了刀的切割力。

大家,都看明白了嗎?”

眾匠人齊刷刷點頭,也有一些人,搖頭表示還不太清楚。

曹朋把鐵錘交給一個匠人,讓他繼續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