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白衣(第1/6頁)
章節報錯
第671章 白衣
江夏之戰的規模,算不得什麼。
比之官渡之戰、蒼亭之戰,乃至於後來鄴城之戰、涿郡之戰、柳城之戰等規模,也不過是中等水準。雙方調動兵馬總和,約十五萬人。其中江夏五萬而曹軍十萬。十五萬人的戰爭規模不是很大,可如果集中在區區一郡之地,可就顯得擁擠不堪。同時,江夏之戰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更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這其中包括了江東孫權,長沙劉備和西川劉璋……
建安十三年二月末,也就是江夏之戰拉開序幕的第三天。
西川劉璋突然下令出兵,命巴郡太守嚴顏屯兵魚復。而作為回應,曹操立刻命令樂進率部西進,與王威文聘換防,接受了夷陵、夷道兩地防務。在出兵的同時,曹操又下令放棄巫縣和秭歸駐軍,表明了他對西川的態度:我不想和你打,但如果你硬要打,那我也不害怕。
樂進三萬兵馬進駐夷陵,使得西川頓時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從夷陵夷道撤出的王威和文聘二人,率部進駐零陽,相互依持,對充縣陳到形成了極為有效的壓制。
原駐守零陽的守將魏延,則南渡沅水,駐紮壺頭山。
五溪蠻老蠻王沙騰親自帶人為魏延修築營地,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
也正是魏延所部的南下,使得剛準備行動起來的辰陽飛頭蠻,二話不說又縮了回去,繼續觀望局勢。
龐德駐紮沅南,與臨沅所部兵馬合兵一處。
背靠沅水,依託洞庭湖水軍,在沅水一線築成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劉備本身因為要關注江夏戰事的發展,也無力北上武陵郡。於是乎,雙方在沅水和雪峰山之間,便形成了短暫的對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誰也不會去挑動對方的神經,武陵局勢,突然變得格外平靜,不復之前那種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的緊張局面。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局面只是暫時……一旦江夏之戰分出勝負,接下來的荊南局勢,必然變得更加緊張。
建安十三年二月末,于禁率部攻破西陽縣。
西陽縣守將劉虎,倉皇撤退。而後收攏殘兵敗將,扼守在距離西陽縣以南一百二十里處的咽喉要道。
與此同時,曹操攻破雲杜,佔領南新,兵進安陸。
而右路軍,也就是南路軍的徐晃蔡瑁,則攻克州陵,直逼沙羨。
短短時間裡,也就幾天的功夫。江夏十五縣,被曹操連克八縣,只餘下沙羨、安陸、西陵等七座縣城。曹軍兵鋒強盛,幾乎是摧枯拉朽。江夏告破,似乎已變成了無法逆轉的事實。
江東孫權再也坐不住了!
他接連派出三批使者,前往荊州,企圖勸說曹操。
可是事到如今,曹操又怎可能半途而廢?孫權無奈之下,只能下令水軍大都督周瑜前往援救。
但曹操以陸戰為主,江東水軍雖然強盛,卻怎可能奈何曹操?
++++++++++++++++++++++++++++++++++++++++++++++++++++++++++
江夏,下雋。
這下雋縣,位於江夏西南邊緣,與長沙郡接壤。
其縣名,源於古水雋水之名,早在西漢年間,便已經設定。總體而言,下雋縣地處平原地帶,地勢開闊。縣城所治頗為險要,於暇心畈築城,分東西兩關,側依風城嶺,縣城東西長約二里。
整個下雋縣的地形,好像一個葫蘆。
下雋以東,地勢開闊。但到了縣城,就變成了葫蘆口,地勢頗為狹窄,不適宜大軍拉開作戰。
這裡,在古時是一處驛站。
後來演變成了荊楚大地上的一個關隘,是荊東和荊南的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