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了牽連。

弘農楊氏在關中的根基,幾乎被連根拔起。

而楊修之死,更是觸動楊家最後一道底線……楊彪得知愛子被殺,吐血而亡。曹氏對楊家的打壓,也讓楊家沒有其他退路,只能是硬著頭皮上。

從這一點而言,楊、韋兩家情況相似。

面對曹魏咄咄逼人的架勢,唯有奮起反抗……

只是由於之前曹朋坐鎮西北,才使得兩家不敢輕舉妄動。而今曹朋臥床不起,身患重病,曹休也在調集人馬,準備向河湟用兵。關中兵馬,幾乎全被抽調回城、番須口和陽城一線。同時,隨著幷州戰事開啟,曹軍精銳盡數開拔,河東兵力空虛,根本難以對關中造成太大威脅。

兩家在商議之後,決定起兵。

配合馬超行動,攻克關中……

關中一破,則中原大亂。而楊、韋兩家在多年的經營中,與鮮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絡。只要中原一亂,兩家可以聯合西川劉璋、江東孫權,以及鮮卑軻比能三方力量,共同舉事,謀取利益,維護自家的權力。

東漢時,尚無國家概念。

許多朝中大臣,都和鮮卑匈奴這些胡人有密切聯絡。

這也是有漢以來,雖然無數次征伐漠北,甚至取得了無數次輝煌戰果,可胡人始終能夠威脅中原的一個原因。君不見,每逢戰亂,大批中原豪強士人投奔胡人。包括東漢末年的劉虞、劉焉以及袁紹等人,或多或少,與胡人都有勾結。唯一一個沒有勾結的公孫瓚,最終死於袁紹之手。

這,也許是中原的一個悲哀。

自古以來,漢奸從來不會缺少。

漢如是,唐如是,宋如是,明亦如是……

楊、韋兩家聯手起兵,對關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曹洪得知訊息,急忙回兵救援。

七月初八,馬超集結兩萬人馬,突然發動猛攻。而人心惶惶的關中曹軍,在猝不及防之下,迅速被馬超擊潰。馬超旋即攻克回城,佔領番須口。曹洪急忙率部出擊,要奪回番須口。卻遭遇馬超伏擊,曹軍大敗。

馬超用兵,最講一個快字。

攻克了番須口之後,他就命令馬休駐守番須口,而後以馬岱為先鋒,自己親自督帥兵馬,追擊曹洪。曹洪連戰連敗,領殘兵敗將逃亡陳倉。

一時間,關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而楊、韋兩家在匯合之後,集結三萬人,圍攻長安。

留守長安的涼州牧賈詡,沉著應戰……

七月十五日,當馬超挾連勝之威,直撲陳倉的時候。途經吳嶽山,卻遭受曹軍伏擊。曹軍大將張郃、徐晃二人,早就奉命潛伏吳嶽山。當馬超大軍經過之後,曹洪在陳倉集結一萬曹軍,做出與馬超決戰的態勢。

就在雙方鏖戰之時,張郃徐晃突然自吳嶽山殺出,猛攻馬超後軍。

馬超大軍頓時亂作了一團,在曹軍前後夾擊之下,最終慘敗而走……軍師中郎將胡遵,在亂軍中被張郃斬殺。馬岱在吳嶽山下,為掩護馬超,力戰而亡。馬超突出重圍後,不敢滯留,急忙向番須口逃奔。

哪知道,就在馬超接連獲得勝利的時候,漢陽太守石韜,得徐庶之命突然出擊,偷襲隴關,而後將番須口復奪。馬休雖拼死抵抗,奈何徐庶和石韜,集結三萬兵卒強行攻擊,雖死傷慘重,但最終還是奪回番須口。

馬休在番須口血戰一天一夜,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縱火焚燒回城,而後自盡身亡。馬超聞聽訊息,大驚失色。番須口被佔領,等於是斷了他的歸路。而此時,曹洪、徐晃兩人已經合兵一處,自吳嶽山追擊而來。馬超邊戰邊退,最終只能退守陽城,死守已待援兵。

馬超的援兵在哪兒?

便是那楊、韋兩家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