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侯之上,就是封王,這對於曹操而言,自然不可能接受。而大將軍之職,與目前來說,早已不復當初之威望。很多時候,這三公之位是階,而不是職,代表著身份的象徵。

孫權出身並不高貴。

他老子孫堅,也不過是一個商人出身。

所以,如果能太高了官階,對於他通知江東,也有莫大的好處。

只不過,孫權或許能接受這種封賞,他的屬下們,能否贊同?孫權手下,有周瑜魯肅這等人物,絕不可以等閒視之。他們未必看不穿曹操的意圖,弄不好就會說動孫權,令其出兵。

呼!

曹朋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不夠用了。

三國,不僅僅是鐵馬金戈,還有數不盡的陰謀詭計。

和這些人玩兒心思,的確很辛苦……

不過,他能夠考慮到的事情,郭嘉他們,又豈能考慮不周全?

一場爭執,最終也沒有爭出一個結果。

天將晚時,曹操讓眾人散去,獨留下了郭嘉董昭,荀彧賈詡,荀攸曹朋六人。在家臣的招呼下,六人來到了後宅。曹操在書房中,接見六人,臉上依舊帶著為難之色,希望能有一個結果。

“諸公皆智謀之士,亦今世名流。

我請諸公,非要諸公效仿那市井之輩爭論不休,而是希望能求同存異,找一個最佳的方案。

阿福此前也曾與我說過,而今非是征伐江東最佳時機。

但公仁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江漢新平,我軍氣勢正旺。若不能奪取江東,就要等待時機……說實話,我亦猶豫不決,難以決斷。所以請你們過來,就是討論一個具體的方案。”

不等曹操說完,荀彧突然問道:“昔日秦滅楚國,何以功成?”

“啊?”

這也是荀彧今天第一次發言,卻讓曹操心思,不由得一顫,猛然抬起頭來。

秦滅楚國?

曹朋想起來了……

《史》記載,秦滅楚國,也是自荊楚而動。但在之前,秦得巴蜀百年,令國庫充盈。更借大江龍頭之利,練出百戰水軍。水陸並進,而一戰功成。巴蜀……荀彧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自然有他的想法。他不想再繼續這種無休止的爭吵,與其爭吵不休,不如用事實來說話。

同時,荀彧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向:諸位,別總盯著江東,可以看一看西川嘛!

江東六郡和益州相比,究竟哪一個更好對付?

從表面上看,江東的人口基數,比不得益州。西川四百三十萬人口,幾乎是比江東多了一倍。

經濟上,益州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錢糧廣盛。

而江東雖說富庶,可比之西川,略顯不足。

而人才方面,益州素以人傑地靈而著稱,能臣武將,絲毫不遜色於江東。但如果讓董昭選擇,他一定會選擇西川。原因?非常簡單……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孫權和劉璋,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是無法相提並論。劉璋這個人,絕不是一個能夠守住西川的明主。

董昭,也立刻閉上了嘴巴。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而荀彧只笑了笑,不再開口。

“可是,即便丞相有心安撫,江東未必能夠接受。”

“是啊,我聽說周瑜魯肅,皆智謀之士,更有江表虎臣為輔,孫權能否同意,尚在兩可之間。”

曹操突然開口道:“阿福,何以沉默不言?”

“啊?”

“休要痞賴,大家都在出謀劃策,唯你這平日裡最好惹事的傢伙,一直沒有出聲。莫非,你已有了主意?”

曹朋連忙躬身道:“主意倒是沒有,不過卻有些想法。”

“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