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常拿作品出國的。如果在國外成功售賣,藝術品回不來,必然要繳稅。繳稅不是不可以,但是交了稅就剩不下多少了。畫廊業本來就步履維艱,現在又面臨走出國門的困境。”
陳雨琳越來越鬱悶,接著道:“不只是我們畫廊業,拍賣業和藝術品信託也受影響。反正這次查稅沒那麼簡單,據說好幾個莊家被查,一個銀行的副行長都被抓的,不是支行分行,是總行的!”
第八百九十七章 查稅風暴
對普通人而言藝術品就是奢飾品,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連李曉蕾對這些都不關注,都正在發生的藝術品查稅風暴一無所知,甚至將信將疑。
事實上畫廊女老闆並非危言聳聽。
正在進行的藝術品查稅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其深入程度和涉及面之廣超出很多人預料。只有藝術圈的從業者們感覺到此事對未來藝術市場的影響,認為這很有可能是藝術市場新一輪洗牌的開始。
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直接影響幾大藝術機構面臨退場危險,而這些機構經營藝術市場的金額均超過10億元;二是稅收問題一定會嚴重影響內地與香港及國外藝術品流通,高額的稅收讓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市場風險;
三是稅收問題讓整個藝術圈有了危及意識,讓偷稅藝術家、機構惶惶不可終日,不得不謹慎介入市場。
挑了三幅字畫,留人家吃飯人家非要走,李曉蕾一直把陳雨琳送到樓下。
送走客人回到樓上,直到吃飯時都對陳雨琳的畫廊要關門大吉感到難以置信,舉著筷子問:“老公,查稅風暴,連農行副行長被抓了,真的假的?”
“應該假不了。”
“你知道?”
“聽說過一些。”
這不是什麼秘密,只是圈外的人不關心不關注罷了,韓博乾脆放下碗筷解釋道:“說出來你不敢相信,藝術品市場亂成這樣,是因為有三個大莊家在市場上興風作浪。其中一個你應該聽說過,應該有印象。”
“誰?”李曉蕾好奇地問。
“黃耀輝,北…京的房地產開發商,但不管是他開發的房地產專案,還是被藝術雜誌《noart》評為2008…201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買家第六名,都不及一幅字給他帶來的名氣。”
去年參加過拍賣會,研究過一幅作品是怎麼炒作成天價的。
李曉蕾猛然想起來,不禁脫口而出道:“《砥柱銘》!”
“就是那幅字,2010年6月,北宋黃庭堅的書法作品《砥柱銘》在北…京利保春季拍賣會夜場成交,落槌價3。9億,算上佣金總價達到4。368億!後來證明,拍得該作品的是北京盈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而盈堂公司正是黃耀輝的關聯公司。”
韓博頓了頓,繼續道:“《砥柱銘》的成交,讓盈堂公司成為業內知名的藝術品投資機構。緊接著雅盈公司分別與三家信託公司合作發行信託產品。
其中,林吉信託發行‘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公告顯示該信託計劃以北…京盈堂提供的《砥柱銘》為抵押物,融資4。5億,其中優先順序3億,劣後級1。5億;
國投信託發行‘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募資1。5億元用於受讓北…京盈堂擁有的藝術品收益權;去年北…京盈堂又與北…京信託合作設立“盛世寶藏一號藝術品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擬募資4億。”
這就是丈夫去年所說的藝術品金融化,李曉蕾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驚歎道:“用藝術品圈錢,還跟這些大信託公司合作!”
“國家嚴控房地產業,結果這些資金全流入了房地產。”
韓博微微點點頭,拿起筷子說:“就算這幅《砥柱銘》是黃庭堅的真跡,其價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