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邊就是雀鼠谷南端的靈石口。

太原的郭大若是回軍,一定會經過此地。

此時的平陽,就如同釘子一般,楔在楊奉部和郭大部的中間。

有這顆釘子在,白波黃巾還會有所顧慮,若是沒了,就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君侯勿憂。”

荀攸微微一笑,“楊奉聽聞我軍到來,忌憚我軍急襲其後,必不會再攻平陽。”

“嗯”

張新略微思索,點了點頭。

這就是有軍師的好處。

不僅戰前能夠輔助謀劃,戰時更能因地制宜,根據敵我態勢分析對方心理,從而制定出完善的策略。

從這一點看,荀攸無愧於謀主之號。

“不過,這段時間我軍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張新將嘴湊到荀攸耳邊,巴拉巴拉。

“公達以為如何?”

“此計深諳攻心之道,君侯大才!”

荀攸有些驚歎的看著張新。

人這宣威侯果然不是買的。

“那就這麼辦吧。”

楊奉大營內。

“你說什麼?漢軍來了?”

楊奉瞪大了眼睛,看著面前報信的黃巾。

“是。”

那名黃巾點點頭。

“來了多少人?”楊奉連忙追問。

“據蒲板逃回來的兄弟們說,一共有兩千餘人。”黃巾答。

楊奉鬆了一口氣。

還好,也就兩千多人,問題不大。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楊奉揮揮手。

“且慢。”徐晃攔住,問道:“你可知漢軍主將是何人?”

“哦對對對。”

經由徐晃這麼一問,楊奉也反應過來,“漢軍主將誰啊?”

“好像是宣威侯。”那黃巾道。

“宣威侯?”

帳中眾人聞言大驚。

張新的大名,這兩年可謂是傳遍了大漢的各個角落。

一是因為大漢多年對外拉胯,猛地出了個把鮮卑大人打包,送到雒陽的將領,令人印象深刻。

再就是因為張新的出身了。

一個黃巾出身泥腿子,卻能把烏桓、鮮卑輪流摁在地上摩擦,猛的不行。

“敦倫汝母!”

楊奉急的破口大罵。

“張新小兒黃巾出身,今日反倒來征討我等黃巾耶?難道他就不怕大賢良師在天之靈懲罰他麼?”

我們就一幫農民軍啊?你漢朝怎麼把這貨放出來了?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帳中各個小帥亦是面色複雜。

既有對張新背叛黃巾這個階層的憤怒,也有對他封侯拜將的羨慕。

宣威侯啊縣侯誒,日子過的一定很好吧?

他家種地的鋤頭,是不是都是用金子做的?

楊奉罵完,又一臉恐慌的看向徐晃。

“公明可有良策?”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