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搞錢(第4/4頁)
章節報錯
就算搞了,百姓也未必買賬。
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勞動力了。
就算再小一些的,七八歲的孩子,也能幫家裡搬運柴火、打掃衛生之類的,算是半個勞動力。
若是百姓不富,吃飯都成問題,那些家庭怎麼可能捨得放自家的勞動力去讀書?
讀書固然高,可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又有何用?
人是要吃飯的。
因此,只有想辦法讓百姓都富起來,讓他們家裡就算缺少一兩個勞動力,日子也能過的下去。
到那時,只要張新開設學堂,那些百姓就會源源不斷的將自己的孩子送過來。
誰不想進步呢?
只是沒有機會罷了。
倉廩足而知禮儀,不外乎如此。
這和田楷之前所說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田楷的政策比較被動消極,而‘仁愛孝悌,行有餘力’則要更為主動一些。
蔡琰聞言,與顧雍面面相覷。
聽起來好像挺對的,但總感覺和我們學的不一樣啊?
我先前讀的論語是假的麼?
是這麼解的?
蔡邕面露微笑,微微點頭。
“敢問蔡公,可對?”
“對。”蔡邕肯定道。
張新面色一喜,隨後為難道:“可這錢又該如何去搞?”
漁陽現在很富。
有紡織廠,有互市貿易,有甄家的商隊不斷在冀州兗州等地來往。
但這些和漁陽百姓一毛錢關係沒有。
張新還要養軍隊,不可能拿郡府的錢去補貼百姓。
就算他肯,底下的郡吏也不會同意。
“府君稍待,老夫去去便來。”
蔡邕起身離開,不一會兒,又拿了一卷竹簡出來。
得,看樣子答案又在書中了。
張新很自覺的接過竹簡,隨後向蔡邕告別。
回去的路上,張新心中十分疑惑。
“蔡邕這個作派,不像是來輔佐我治郡的,倒是像來教我怎麼治郡的,難不成他有意收我為弟子?”
張新心中疑惑,隨後又搖搖頭,“不太可能吧我一個黃巾出身的底層,他能看得上?”
想了一會想不通,張新便不再想了,而是回到後院,拿出蔡邕新給他的竹簡看了起來。
小院前。
蔡邕看著張新的背影,感慨道:“此子機敏。”
顧雍走上前來,疑惑的問道:“老師,那句話是這麼解的麼?”
“一座山,所處的位置不同,所見的風景也不盡相同。”
蔡邕返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元嘆啊,日後你也是要出仕的,要牢記今日府君之語。”
“學生受教。”顧雍行了一禮,心中若有所思。
“好了。”蔡邕回過頭來看向蔡琰,“昭姬,你解釋一下,為何偷偷摸摸的跑來正堂?”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