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練出暗勁(第2/3頁)
章節報錯
”
“還沒開始,不過快了,武行給安排了管事,他在操持。”
“比劃比劃?”
陳識嘴角抽動一下,“算了,我的底不是早就被你摸透了!”
“未必吧,聽說你還有一種日月乾坤刀的用法?”
“真是一點兒都不給我留啊,”陳識貌似無奈地往裡走,“既然你想看,就見見吧。”
…………
天津不愧為北方武術之鄉,形意拳、八卦被五武師們發揚出了各種不同的變種。
能開館的老拳師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們只是不教真的,不是不會真的。
除了赤手空拳,旻科還見識了五花八門的兵刃。
戰身刀、牛尾刀、三尖兩刃刀、斧鉞、月牙戟、朴刀、單鋒劍、子午鴛鴦鉞……
與各大高手對戰讓旻科對武術的體會和見解直線飆升。
形意拳和八卦掌都是內家拳,用力用整,正合旻科的胃口,他之所以費勁巴拉替林副官出頭,就是為了能借著閉門切磋的機會體會各位武師的用力經意。
直接以個人的名義上門當然也行,但是人家願不願意接待就不好說了,藉著林副官的名頭就不一樣了,武行再牛,說到底也只是個民間組織,還沒有膽量直接對抗軍方。
隨著對用力技巧的歸納,旻科逐漸產生一種明悟,“我之前的想法是正確的,明勁、暗勁的說法雖然不是什麼正統的武術專業名詞,但是它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我不應該侷限於現實主義世界,我的目光應該放眼諸天萬界。”
,!
與人對戰,回去總結,再行鍛鍊,他以驢打滾的方式迅速掌握了大量的格鬥技巧。
隨著體會的不斷加深,他開始體會、瞭解自身的力量。
在當前這樣一個現實主義世界,人們所能擁有的力量,不論如何描述,歸根結底,仍然只是自己身體帶來的力量。
剛開始他確實不太理解所謂的“內勁”到底是什麼,儘管他能以兩倍於常人的力量欺負人,甚至於能以兩倍的敏捷捉弄人,但是不可否認,他仍舊是“內勁”的門外漢。
直到有一天他拜訪某個武館時看到有學徒在站樁,那一瞬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差在哪裡了。
他犯了一個與耿良辰一樣的錯誤,他在嘲笑耿良辰不重視基礎的同時,沒有意識到自己同樣少了基礎。
站樁,是華國傳統武術的一項特有訓練,是有別於其他任何搏擊技巧的一大特色。
站樁,是“內調”派的核心。
華國的任何一種武術,無有不站樁的,即便是貌似不太重視樁功的南方拳,照樣有樁功。
馬步,就是南方拳最常用的樁功!
馬步,是一種特殊的站樁方式。
而旻科,對詠春拳中的各種馬步忽視太過了。
想要整合全身的勁力,再也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比站樁更有效了!
他想起一句流傳甚廣的話,“萬法源於三體式”。
“三體式”更是形意拳的根基。“我說怎麼總覺得差那麼一點點呢!”
有關三體式的問題不用請教別人,林副官就會,聽說旻科想學,毫不吝嗇的傳授給了他。
“三體式”雖是形意拳的根基,卻並非什麼珍稀的秘密,和羅漢拳是少林拳的根基卻不是少林拳的秘密是同一個道理。
有意識的站樁之後,旻科對自身勁力的理解好似被開啟天靈蓋一樣,只覺得豁然開朗。
之前體會“整勁”的時候總有一種隔靴撓癢的感覺。
如今只覺得如此爽快。
“我說之前怎麼總是找不到“整勁”,原來是方法用錯了,也是,想從沙子之中歸納出石頭,想想就很困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