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彼得羅夫心中一顫。

先不說瞄準問題,155毫米的威力太驚人了!

要知道毛熊現在都還沒有155口徑的重炮,他們的主力是122毫米口徑的30牽引炮。

夏國居然搞出了155毫米口徑,而且還是卡車炮!

彼得羅夫一聲哀嘆。

而pcl-181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哐噹一聲,彈殼退出。

半自動裝彈機將一枚炮彈送到裝彈口,炮手輕鬆操作,快速裝填。

轟——

再次裝填。

轟——

···

pcl-181連發六炮,10公里外,靶標早已經被轟成齏粉。

隨後,炮手上車,全自動駐鋤自動收回,炮管自動回正、箍住,車輛啟動!

pcl-181打完就跑,快速撤離陣地,動作如行雲流水。

觀察點內,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一款火炮能實現這樣的操作。

細心的程萬里看了一眼手錶,從停車,到開火,再到撤離,全過程不到三分鐘。

這簡直是逆天呀!

在戰場上,炮兵一旦開火,就意味著暴露位置,就會遭到對方反炮兵火力的攻擊。

因此,炮兵的快速部署和撤離的能力,一直是各國陸軍的課題。

在這個時代,炮兵從部署到撤離,一般是以小時計的。

而pcl-181僅用了幾分鐘。

快速部署,瞬間瞄準,持續性火力,到最後撤離,pcl-181給所有人上了生動一課。

眾人還在震驚中,pcl-181已經來到下一個標記點。

,!

“程部長,接下來是20公里靶標!”

“20公里!”

程萬里又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喀秋莎火箭炮可是才85公里,這炮居然能打20公里?

接下里又是相同的流程,停車,開炮···

轟,轟,轟——

彈無虛發,精準命中!

接著,收炮,撤離···

三分鐘完成!

一行人中,不是火炮專家,就是身經百戰的將軍,大家對火炮都有研究。

看著pcl-181的驚人表演,眾人已經隱隱感到,pcl-181的機動性,快速攻擊力,生存能力都遠超當今任何火炮,很可能又是一款主宰戰場的武器。

打完20裡靶標後,pcl-181調頭向觀察點駛來。

程萬里還以為演示結束:“周博,打得好,已經結束了吧!”

“沒有結束,下面還要演示平射對狙!”

平射對狙?

程萬里一愣,這個詞他壓根沒聽過。

接著,pcl-181已經停在觀察點正前方。

車尾駐鋤撐起,炮塔水平方向微微移動,瞄準了一千米外,靶標是一輛報廢裝甲車。

眾人都是一愣。

正常情況下,火炮打的是拋物線彈道,但也並非絕對不能平射。

不過,那對精度要求極高,一般而言都是小口徑火炮才能勉強為之。

對155毫米的巨炮,好像拿著丈八蛇矛去繡花!

難度不是一般高!

難道pcl-181除了機動性強,火力強,還有這樣的能力?

眾人還在猜測。

轟——

181一炮轟出!

:()赤色軍工,剛建國你就要造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