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上,應該很有發展。”

周博一笑,心說那不是很有發展,積體電路簡直就是為計算機而生的。

姜明尚在一旁介紹道:“思夏在不列顛的曼切斯特大學就是學計算機的,她的老師是塗靈,很有名的。”

塗靈!

周博再次震驚。

塗靈在計算機發展史可是大神一般人物。

沒想到姜思夏居然是他的學生。

姜思夏臉上也露出幾分小得意。

隨即,周博將三人帶到工作臺的另一邊。

上面擺著一臺電視機一樣的顯示器,一行行字幕不斷閃過。

而旁邊,則是一個桌子大小的機器,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姜明尚不禁好奇問道。

“這是電視機嗎?”

周博搖搖頭:“這就是姜小姐說的計算機!”

這次又輪到姜思夏震驚,“計算機是這樣的嗎?”

二極體計算機在二戰時期已經有應用,曼切斯特大學實驗室裡,就有一臺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

但和眼前的機器完全不同。

這臺計算機,是周博最新的工作成果。

雖然晶片已經量產,但想造出這臺計算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別的不說,硬碟就是一個難點。

因為裝置的侷限,周博咬著牙搞出一個1g的硬碟,結果體積像一個大箱子。

而整個主機快趕上一張桌子了。

即便如此,這樣一臺電腦,在當前也堪稱驚天神器。

姜思夏又問:“周先生,你這計算機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嗎?”

周博一樂。

這小美女真是個內行呀!

居然能說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是的,這臺計算機遵循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沒想到姜小姐是一位專家!”

“運轉頻率是多少?”

“主頻50hz!”

“什麼——”

姜思夏差點跳起來。

這個資料把她嚇壞了,準確地說是不太相信!

50hz意味著每秒五千萬次的運算。

這怎麼可能?

這比曼切斯特大學實驗室那臺,快了上百倍。

:()赤色軍工,剛建國你就要造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