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平武元望著車窗外人來人往的繁榮街道悠悠地說道。

“可這些天以來看到他們無論是輪船還是火車,再到這四輪馬車,都讓我大為震驚。同樣的土地與百姓,滿清永遠創造不出這些東西出來。可這片土地只要是迴歸在漢王朝統治下,永遠是日本仰望。我們不可能會有圖謀這片土地的可能。”

“那大人,我們該怎麼辦?”聞言,田中羽木有些不明所以的迷惑問道。

“是啊!該怎麼辦呢?”松平武元很玩味的回答著,似乎說了讓田中羽木一頭霧水。

如果說一輛四輪馬車的改變就讓松平武元所震撼,那麼接下來的事物會讓他更加感到無論。

時代在進步,現在的作為經濟政治中心的廣州也是一天一個樣。隨著電力的使用,電機的發展也取得到了不錯研究成果,以至於廣州新皇城都出現了有線無軌電車的身影。

當然,燚朝的有線無軌電車要是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這根本就算不上是車,或者說跟大點的玩具車沒有多大的區別。

而這所謂電車就是在一個有四個輪子的大鐵皮盒上裝了兩臺較大的電動機,然後就是透過有線線路進行通電,然後做個可以通斷電的開關,加個剎車再加個轉向軸可以轉向輪胎,速度控制什麼的完全靠司機去操作。

它跟現代的無軌電車的舒適性完全沒有辦法比較,無法及是能走能停,大熱天的,車頂還能吹給風扇,哪怕吹出來的是熱風。

這也完全不影響它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產品之一。

可就是這麼偉大的產品,它也不是優先服務於皇家和官員,而是作為皇家跟朝廷共同投放出來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票價也不是特別貴,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可以承受。

這種無軌電車的產量目前還很低,整個新皇城目前佈置好的線路也才不過兩條,可謂是屈指可數。會同館作為燚朝對外界最直接接觸的地方,有幸獲得了一條無軌電車行駛線路,而線路的規劃也正好途經皇家商城。

燚朝的道路規劃徹底劃分了人行跟車馬行道,這也很大程度避免瞭如電視劇中人馬混行至人傷亡的情況。

此時,正坐在馬車上看到電車經過身影的松平武元,再次不敢相信的瞪大了雙眼,然後用著畢竟拗口的漢語對著趕車的車伕問道:“車把式,前面的那是什麼?跟蒸汽火車不一樣的?”

注1:駕籠是一種內的空間極小,僅容納一人盤腿坐下的轎子。在日本只有大名、武士和貴族階層才可以乘坐。其樣式是大名身分地位的表徵。江戶時期,各大名在去江戶實行《參勤交代》途中都是乘坐能表示自己身分地位的華麗的駕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