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爺爺在世的時候經常跟我們說,我們當初是明朝的臣民,後來緬甸人卑鄙無恥綁了永曆爺給吳三桂,所以才讓明朝滅亡了。爺爺他們不想投降緬甸,是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漢人,不希望以後別人叫我們是緬人。”楊景宗回憶著娓娓道來。

“後來,爺爺他們還跟滿清作戰了許久,也就是慢慢地覺得大明覆國無望了,這才了投降滿清。而他們之所以選擇投降滿清而不是緬甸,是因為投降滿清還可以保留著漢人的身份。”

看著楊景宗還沒有忘記這些,楊維興難得的對他點頭認可了起來。

“既然你都知道了,還說投降緬甸的話?”楊維興問道。

“爹,我這不是氣頭上嘛!對了,既然我們不能投緬甸也不能再投滿清,為什麼要投燚朝啊!它在哪裡我都不知道呢?”楊景宗問道。

“它啊,聽說現在已經佔據了滿清的半壁江山了。從廣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蘇下來以南都是他們土地。”楊維興回想往事似的說道。

年輕的時候,楊維興也在父親的支援下出去外面的世界遊歷過一番。他如今還記得那些地方的繁華雖說比父親口中的差了許多,但也是他這山村野林之地所不能比擬的存在。

“爹,你跟我說那些地方之中除了廣西是我知道的,其他的我就都不知道了。那它們是在那裡?離我們遠嗎?”楊景宗還是一頭霧水疑問著。

“你沒有去了解過,不懂也正常。我們村子貧困簡陋,也沒有地圖,單單這麼跟你說,你也很難理解。你只要知道它們是當今最為繁華之地就行,而燚朝不但是打下了地方,他們還打得滿清只能和他們簽了預設的協議。那你說他們厲不厲害?”楊維興反問了起來。

“他們的確是很強。”只要楊景宗不是笨得可以,他都能明白楊維興所說的話的含意。

“嗯。”楊維興沉沉的應了一聲。

曾幾何時,楊維興也想過以一隅之地發展成為一方之主。但是現實卻是啪啪的給他打起了臉。

窮山惡水之地,非有通天徹地之手段,貿然就想要發展起來實在是有些天荒夜談。特別是最近在經歷過與緬甸的戰事時,讓楊維興感覺自己有些力不從心,更何況是作為龐然大物的滿清。

所以對張瑞之事越是瞭解,楊維興心中越是感覺他的能力之強。

“一會你去收拾一下東西,然後再帶些人去護衛著城裡的族人去廣西那邊躲下戰火。燚朝在廣西那邊給我們安排了土地了。”楊維興望著楊景宗吩咐道。

“爹,讓其他人帶吧!我留下來跟你一起作戰。”楊景宗回道。

“傻小子,爹這裡還差你一個人?讓你帶領人去是為了讓底下的人無後顧之憂。再說了,我們也不在是自己在戰鬥了。”楊維興說道。

“可…”

楊維興見楊景宗還有些猶豫的意思,又繼續說道:“你帶人去安頓後,便去廣東轉轉,特別是廣州,看看這個燚朝究竟怎麼樣。明白了嗎?”

“好,我明白了。”楊景宗不再猶豫的答應道。

……

天擇二年(乾隆二十三年)六月

滿清與緬甸秘密簽訂了協議,緬甸求和上貢,宗主國的滿清朝廷對於緬甸認清已方錯誤的態度很是滿意,處斬當初“挑起事端”的土司,並決定“賜予”緬甸雲南科幹山一帶的土地,回贈賞銀五萬兩。雙方就此達成和談協議,不再有所侵犯。

如此結果,清緬雙方都甚是滿意。

滿清沒有緬甸的阻礙,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平定四川的戰事之中,至於那些被緬甸殺害了的雲南百姓,他們如今大多數是緬甸人了,關滿清朝廷什麼事?

緬甸本來也是強弩之末,想要再從雲南中更近一步也不容易。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