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沙俄與奧斯曼投降(第2/4頁)
章節報錯
奧斯曼帝國王都伊斯坦布林被歐洲聯盟軍圍攻,穆斯塔法三世派出使者提出與歐洲聯盟軍議和。
奧斯曼承諾給歐洲聯盟軍當前所佔領的土地外,還割讓地中海以及地中海以南(埃及除外)的奧斯曼土地給歐洲聯盟軍。
歐洲聯盟軍卻不認同穆斯塔法三世的條件,因為奧斯曼帝國給與的這些土地其實都已經是奧斯曼失去掌控的土地。
所以哈布斯堡的人認為奧斯曼帝國付出的還不夠並非真心和談,他們奧斯曼帝國需要割讓更多的土地給歐洲聯盟軍。
於是沒有談攏的雙方又在伊斯坦布林西邊的土地上再次開戰,可軍事早已落後西方的奧斯曼帝國又哪裡是經歷七年之戰洗禮的歐洲聯盟軍的對手。
幾次戰鬥下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再次大敗,死傷慘重。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無奈,只能退守伊斯坦布林的城堡中進行防禦。
大部分奧斯曼帝國的諸侯們在看到奧斯曼皇室是一敗再敗,就帶領著自己的軍隊紛紛逃離了伊斯坦布林堡的防衛戰。
眼看著奧斯曼帝國就要分崩離析了,穆斯塔法三世只能再次派出使者提出與歐洲聯盟軍議和,並承諾放棄黑海以及克里米亞汗國的權益。
但是此時的歐洲聯盟軍卻不給奧斯曼帝國議和的機會,讓奧斯曼帝國無條件投降,可以免出奧斯曼皇室的死罪,全部流放至開塞利。
穆斯塔法三世此時再傻也明白,歐洲的那些傢伙分明就是不想放過他們帝國了。
奧斯曼的軍隊不堪大用,穆斯塔法三世剛登基的時候就明白,所以他一直想引進西方的軍事制度對軍隊進行改革,但無奈都遭到王室禁衛軍以及朝中的大臣的吐槽非議,對他的軍事改革頗有意見,他最終只能是不了了之。
可這些有意見的傢伙一上戰場就被別人打得一敗塗地,屬於又菜還不愛學習的那種。
但凡這些軍隊能打點,奧斯曼帝國也不至於淪落如此。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可謂是四面楚歌,黑海如今也被歐洲聯盟軍佔領,克里米亞汗國被攻破,埃及也被歐洲聯盟軍佔領。
望著國土正被歐洲聯盟軍不斷攻佔掠奪,此時穆斯塔法三世身邊有人提出,他們是不是可以找大燚帝國求援,畢竟雙方還是有著簽訂共同出兵沙俄的協議,也算是同盟了。
可是穆斯塔法三世卻是清楚的知道,當時他們就是害怕奧斯曼帝國會被歐洲諸國當做是大燚帝國的同盟國來對付,所以與大燚帝國籤的只是共同出兵沙俄而已。
畢竟奧斯曼出兵沙俄也是有理由的。因為沙俄當時出兵攻打克里米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奧斯曼帝國出兵也是扞衛自己的主權。
可就算是這樣,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操作下,奧斯曼帝國保衛反擊戰卻成為與大燚帝國同盟,意圖滅殺掉天主教。甚至連梵蒂岡也下場認同這事!
哪怕是穆斯塔法三世讓人拿出了與大燚帝國簽訂的協議出來給他們看也都沒有用。
穆斯塔法三世真心是欲哭無淚。
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直接籤同盟了,這樣還不至於被人冤枉還沒處述說自己的冤枉去。
就在穆斯塔法三世還在糾結是否向大燚帝國求救之時,有訊息傳來:
歐洲聯軍已經登陸了薩姆松,看樣子是準備在攻佔了伊斯坦布林周圍的城池後對皇都進行進行合圍,準備把奧斯曼帝國王室統一打盡。
穆斯塔法三世眼看著歐洲那些傢伙是不準備給他們活路的節奏了,索性是把心一橫:
反正梵蒂岡的那些傢伙都不要臉了,硬說我出兵抵擋沙俄的入侵是宗教戰爭,那自己還要什麼臉面。
老子在名義上還是伊斯蘭正統的領袖呢!我就是投降大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