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一

愛新覺羅.永琪在與張瑞經過數次商討後最終簽訂了一份雙方為期三年的和平協議。

協議上,滿清割讓自己所掌控的青海、西藏、新疆等三地給大燚,從而換取大燚與其交流貿易,且三年內互不開戰。

其實倒也不是愛新覺羅.永琪想要敗家。

事實上,早在大清要與大燚開戰而調動大量駐守在新疆邊境的兵力回防時,新疆的大小和卓就再次作亂,不過當時滿清要專心對付大燚,實在是沒有功夫去理會他們。

如果滿清戰勝了大燚還好,自然不會放過新疆這塊土地。可是大清如今都被打到偏安一隅了,哪裡還有時間精力和實力去處理新疆的問題。

反正自己是管不了,丟個大燚去消耗精力更好。

至於西藏和青海。

他們雖然在名義上還是屬於大清的國土,但是顯然大清已經沒有能力顧及得了他們了。而且就算是大清強盛的時候,他們能上交到稅是寥寥無幾,如今更是不敢想了。

而且這些地方的土司們幾乎是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哪怕是大清國在強盛的時候想要調派他們去幹點什麼都不容易,更別說現在了。對於這種有跟沒有都沒有太大區別的土地,大清丟了也不會感到有什麼心痛的。

真正讓滿清看重的只有內外蒙古以及號稱“龍興之地”遼東、吉林、黑龍江等,只要能保證這些地方,其他的丟了就丟了,沒有什麼大不了。

至於大燚為什麼會籤這個和平協議,也很簡單,因為大燚攻佔土地的速度實在太快了,需要進一步的穩固管理。

而且就與滿清簽訂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帝國想要徹底納入管理估計還得用兵,三年的時間,差不多了。

天擇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底

北地諸省正式納入大燚治下,隨著訊息的傳播,各地一片歡呼。

大燚的富裕,眾所周知。大燚的田地賦稅,也是眾人的期望。

畝收二斗,免徭役。

各省的滿人高官們紛紛離去,由大燚所指派過來的官員開始接手相關事務,各地衙門也接受到了大燚的政令。

隨後,各地的百姓就明顯的感受到地方衙門行事的轉變。

比如以往受雪災的群眾都是自生自滅,今年的衙門就開始登記管理並解決問題;

以往每年冬雪都會凍死大量的流浪漢們,今年的衙門卻是會給他們找地方歇腳取暖,還會時不時的給他們發些食物,以免他們會凍死餓死。

往年因飢餓寒冷而被凍死的人都是一車又一車往城外送,今年在衙門的處理下,幾乎是看不到還有人會被凍死。這也給地方上的百姓們感受到了大燚朝廷的不同。

天下是真的變了。

是月,朝廷宣佈北地加開恩科一場,讓北地的學子們放了下來,大呼張瑞乃是聖賢明主之君。

天擇六年,新春過後

在北地百姓們的期待下,大燚的政令開始循序漸進地在各省展開,地方上也在丈量土地,實施分田地政策。

隨著丈量工作的完成,土地文書也開始透過抽籤的方式進行分發。

許多百姓直到拿到了文書都有些不敢置信這是真的事情。

特別是那些半生都是漂泊,吃不飽穿不暖的人那更是激動不已,對著南邊的方向就是跪了下來磕起了頭,以表達對大燚皇帝的感激之情。

時間很快,又到了春種的時節。

分到了田地的農民們開始奮力耕種,甚至許多人在農業局的幫助下,開始使用起了農藥和化肥。

禾稻抽穗,成長結谷,望著田裡那壓彎著禾稻的飽滿的穀子,農民們的心都是樂開了花。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