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煙雨依舊,寒風刺骨。

武昌城外,剿匪軍的軍營之中到處都點亮著火盆,火光照亮著整個營地。

武昌城內,也一樣是到處點火盆,照亮著整個武昌城的城牆段。

張瑞也是到來了清朝才知道,當年看電視作品中的軍隊都是打著火把駐紮是多少扯淡的事情。

火把並非沒有,但是極少會用到。因為此時軍隊幾乎沒有多大的可能會在夜晚行軍,而且火把也不像電視電影那樣。

至於影視中用布包著木棍淋上桐油的那些就是純粹的誤導別人。因為這個時候的布匹可不便宜,而且這樣的火把不經燒。

此時的火把是用杉樹皮製作的柱狀體,手持部分和燃燒部分是一體的。其中杉樹皮要用刀具不斷的縱向切割,根據各部分要求細化成絲狀和條狀,中間可以稍微夾雜一些杉樹油脂粉末有松樹油的更好,但不能太多,多了火把不耐用。然後把這些處理過杉樹皮捲起來捆紮。

火把製作麻煩,同時亮光也很是一般。此時,火盆就成了最為要好的選擇。

為了以防下雨天,此時的火盆的頂部都加裝擋板,用來擋住雨天的雨水,以防雨水進來澆滅火盆的火焰。

“總督大人,還請坐等我們的好訊息。”

武昌城望山門城牆段外的綠營千總楊易得對著敏瑞單膝跪地說道。

“好,那本督就在這裡等待著楊千總的好訊息。”敏瑞手拂了拂下巴那短少的鬍鬚說道:

“待楊千總成功歸來一時,本督必定向朝廷為楊千總請功。”

”是,那卑職就先謝過總督大人了。”楊易得歡喜的回答道,隨後對著敏瑞就是一拜三磕頭。

隨後,楊易得帶領三十名綠營死士由城牆上坐著城頭上的籃子而下。

望著這些離開的綠營兵的後背,敏瑞的腦海中再次顯現出各個將領們建議時的情景。

的確,要是讓大部隊出城與剿匪軍一拼,敏瑞無論如何都不肯。

但是,如果只是派出少數的綠營兵去剿匪軍的營地中進行騷擾,敏瑞實在想不到有什麼理由拒絕。

如果這夥人馬能把反賊的糧草給燒了。甚至能夠把反賊的火藥庫給點了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此這幫反賊就是不想走也得走,那就可以為新到來的平南將軍傅恆爭取很多的時間,而自己的位置也就更加安全了多。

也正是如此的考慮,所以敏瑞才同意了放一個綠營千總帶兵出去偷襲。畢竟一個千總帶去的兵力,損失了對於整個武昌城的防守也影響不大。

雖然楊易得知道此次偷襲的兇險,但是如果成功了,得來的回報也絕對不會小。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楊易得和他帶領的綠營兵才滿臉期待的摸黑出發。

“千總大人,再過三十來丈就到這反賊的營地範圍了。我們該怎麼辦?”在前面探路的一個綠營兵回來對著楊易得單膝跪地問道。

“好,你起來吧,讓大家都聚集過來一下。”楊易得對著跪地的綠營兵吩咐道。

“是,千總大人。”這綠營兵回答後便起身去找其他人去了。

少頃

此次由楊易得帶領的三十名綠營兵就紛紛聚集在楊易得身邊來了。

“弟兄們,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任務的風險。死亡對於我們來說那就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所以我希望一會大家都見機行事,不要大吵大鬧。”楊易得對著圍過來的綠營兵說道。

“是,千總大人。”

“知道了…”

“放心吧,拿得那銀子就把這條命給豁出去了…”

楊易得周邊的綠營兵們紛紛回答道。

“好,我仔細注意過了,由於反賊一路打過來都有跟你我一樣的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