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八年(宣統一年)五月

大燚與滿清正式開戰。

隨著張瑞調動起了軍隊開始反擊,蒙古的騎兵不宣而戰的打出來的優勢慢慢轉變成了被動。

蒙古諸多的騎兵本來就是想著搶一把就走的心思,自然是不願意跟大燚的軍隊硬拼。所以基本上是雙方一交戰,蒙古的騎兵就立馬選擇遁走。

可是他們來是容易了,想走就沒有那麼簡單。

凡是深入關內的蒙古騎兵都被燚軍依著長城來了個關門打狗之勢,能逃脫的人都是少數。

為此,這些蒙古騎兵只能趁著燚軍還沒有對他們完成合圍之前,強行打通了去往河北的戰線,以此作為出關的線路,儘可能的減少自身人馬的損失。

此時滿清那邊也是亮出了自家最後的家底。

不惜透過從黑龍江多地捉捕生女真等方式強徵調了近十萬的八旗兵,準備以猛虎搏兔之勢對河北發起進攻。

在吉林處強徵了三萬的八旗軍用來對朝鮮發起進攻。還徵調了兩萬多八旗兵,對海參威附近的大燚軍隊進行防禦。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六月

蒙古騎兵仗著自己靈活的機動性開始不斷的遊走,致使大燚與他們每次交戰下來,戰果收穫都是不大。不過隨著大燚收緊戰亂之地的防禦,蒙古騎兵們也掠搶不到什麼東西,反而死傷的人數在不停的增加。

組織南下的蒙古親王們感覺他們再這麼下去估計得把所有人馬都交代在這裡,於是便下令讓大軍打通河北的戰線,到時候再與滿洲八旗一同對付燚軍。

隨著燚軍的不斷增兵,進入山西和河北的蒙古騎兵一路由北平退回到承德再退到了赤峰和多倫。

滿洲八旗則是重兵駐紮朝陽和錦州。形成四面兵峰,示意燚軍敢來,他們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天擇八年,六月中

大燚兵佔了大連

愛新覺羅.弘曆(宣統)知道後,連忙調集兵力駐守在鞍山附近,以防大燚的軍隊直接衝擊瀋陽。

可就算如此,宣統依舊是心有餘悸。只不過滿清進攻朝鮮的兵馬也是進軍不順,被朝鮮的兵馬拖著進退兩難。不然他還會調動那三萬人馬回防。

此時,海參威附近的燚軍再次由日本徵調來一萬兵力,合成兵力兩萬對黑龍江發起進攻。黑龍江的守將不敵,一路潰敗退守至哈爾濱,整個黑龍江幾乎落入了大燚的手中。

天擇八年,七月

戰事僵持,滿蒙大軍進退兩難,而大燚則利用這個時間對山西和河北關內的入侵著進行全面清理。

大軍對線,最可怕的還是後勤的糧草消耗。

由於蒙古這邊是貿然的開戰,致使大清這邊今年的春種就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夏糧能收的更是微乎其微。而與大燚開戰以後,大燚跟大清的糧食貿易就徹底的斷送了。哪怕大清這邊是以非常高的價格來收購糧食,都是微乎其微。

大燚對糧食的把控已經達到了極致,任何敢鋌而走險的私賣糧食給大清的商人都被處於“凌遲”的最高刑罰,甚至還會連坐家人。

所以大清一直聯絡山西那邊的商人希望他們能私運糧食之事都沒有得到回應,因為這錢不只是燙手的那麼簡單了。

缺少糧食的補充,哪怕滿清這邊已經把將士們的吃食壓制到每日只吃一餐半,但是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滿清難以接受的巨大。糧草不足也惹得一直過習慣好日子的八旗兵們不滿,只不過在軍紀的壓制下才沒有徹底爆發。

此時的愛新覺羅.弘曆可謂是為了糧食而愁掉了不少的頭髮,甚至還心情敗壞的處死了不少的宮女太監。於是有大臣建議,不如就實行太祖皇帝當年的籌糧政策得了,畢竟只有滿洲子弟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如今漢人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