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土匪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隊員們都吃飽了以後,李嬸跟吳李氏把吃剩不多的飯菜跟碗筷等東西都收回去。
目前吳磊一家暫居在李四家中,畢竟張瑞的房子現在實在沒有合適住人的房間了。他家在石耳村的租田都已經退了,欠的租子也都讓張瑞給還上了。
要說兩家住在一起,最為開心的是兩家的小孩子,四個小孩子可以在一起歡快的打鬧遊戲著。
剩下不多飯菜讓早已圍觀的村民很是眼饞,但是他們也不好意思再過來要吃食。張瑞也只能裝沒有看見,不是因為飯菜不多,而是自己沒有義務一直請他們吃飯,這樣容易把他們養懶養刁了。
張瑞讓李四跟吳磊去把家中的眾多兵器取過來,李牛屎則被派出去鎮上買一些消暑藥材去。
在眾隊員剛剛吃飽飯還不宜訓練的時候,張瑞找了陳得運、陳得財跟隊中的兩個山民洪虎、程龍四人。讓他們到遠處的削木嶺那放哨去,如果發現土匪過來則立刻回來通知。
削木嶺四周都是高山,從直連山過來大同村唯有繞行它的山下通道才是最容易通行的辦法,不然要透過它要有很大的難度。站在削木嶺山上的人可以眺望三里外的繞道行人,實在是放哨的最佳點。
陳得運等四人拿著張瑞給的防身匕首跟弓箭就出發到削木嶺去了。剩下的隊員還沒有理解陳得運等人的離開就被張瑞聚集了起來。開始做第二件事情,說軍紀。當然,張瑞不會明說是軍紀,只是說剿匪隊必須要遵守的紀律。
用什麼軍紀?張瑞考慮了許久,自己編也沒有那個水平,借鑑清軍的太長太多怕他們也記不了。只好借鑑了紅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改動了一些。
在詞語中把革命軍改成了剿匪隊,群眾改成百姓,人民改成村民。把保衛祖國改成了保衛村莊,再次著重解釋第八項的俘虜兵,是指開戰前認錯投降的土匪,對於作惡多端的土匪一律給予消滅。
要說張瑞之所以對這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記憶猶深還得感謝當年讀小學到初中的時候,學校的廣播對於這些軍歌可是一直重複又重複的播放,從小學一年級聽到初三畢業,真是想不記住都難。
因為氣氛很愉悅,剿匪隊員們也很積極的提問所以不理解的問題,張瑞都一一回復解答了每一句。當講解不可以拿百姓一針一線的時候,更是讓圍觀的村民一片歡呼讚歎不已。
為了讓隊員們更加加深印象,張瑞讓隊員們都排好隊伍,一句一句的叫著他們唱。這下子可就不得了,要知道在清朝這個時代可是沒有什麼娛樂節目的。村民們最多也就只能在廟會時看看木偶戲,想聽唱曲?下輩子投胎做個富家公子哥才有可能。
聽著張瑞一句一句的交著剿匪隊員們唱這朗朗上口的歌曲,原本沒有興趣圍觀的村民都過來圍觀了。
一個時辰就這樣過去了,時間臨近中午。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很多鄰村的村民早上在忙完自己的農活後就想著來大同村看看,興許還能跟六哥混餐午飯也說不定。懷著各種各樣的想法的村民們慢慢的聚集到了六哥訓練剿匪隊的空地處。
此時的人群多得把空曠的訓練地圍得一圈又一圈。一些不夠高的村民甚至爬到樹枝上看。
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又是在中午,天氣炎熱得讓人口乾舌燥。有些大同村的村民居然擺出了白粥檔,只有兩文錢就可以喝到帶米粒的濃米湯,如果要吃上一碗乾貨的“爽米粥”則要五文錢。
當然要是能忍受飢餓,也可以到李四那討碗水喝,這個不要錢。張瑞看著這麼多人,特意讓李四跟吳磊煮來的開水。雖然在清朝只吃朝食跟夜飯兩頓,並不流行吃中午飯。但還是有一些沒有吃過朝食的村民受不住肚子飢餓去買了粥來喝,幾文錢的付出也讓他們感到心疼不已。
張瑞看著剿匪隊員把這三大紀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