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工業之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1912年11月11日,原盧森堡大公館,現盧森堡皇宮內,唐寧·佩德羅在新的一期盧森堡規劃書上簽名批准。
“親愛的,這份規劃書太激進了,如果公佈出去,會有很多盧森堡公民激烈反對的。”
瑪麗雖然對政治不關心,但她還是有基本的政治觸感的,對於盧森堡社會現在的民族衝突是清楚的,很多盧森堡人非常反對來自德國的移民。
這份新的制定了宏偉的目標,喊出了響亮的旗號,將位於西歐腹地核心的盧森堡打造成歐洲的“重工業之心。”
這份新的盧森堡規劃書,說到底就是將目前重工業基地的盧森堡,進一步重工業化,加大了對鋼鐵,化工,生物製藥的投入。盧森堡將擴建原有的鋼鐵,汽車廠等,並新建了一大批合成氨,磺胺,紅黴素,羅紅黴素工廠。
這麼大筆的投入,顯示了葡萄牙帝國政府對盧森堡重視,對此,盧森堡人能感受到,但現在的很多盧森堡人已經感覺現狀很好了,不需要再更進一步了。
自盧森堡加入葡萄牙帝國後,有了帝國的資源投入與資金加持,盧森堡的工業,經濟,民生指數飆升,盧森堡人的生活質量大大超過了周邊的鄰國德國,法國,比利時。
盧森堡人口稀少,二十多萬人,根本不夠擴大化的工業人口需求,因此開始吸收外來勞工,而人口爆炸的德意志人是這些外來務工的主體。
現在的盧森堡有大約15萬的外來人囗,如果新的規劃落定,那外來人口絕對會超過20萬,甚至到時候反超本地人口也不是不可能。
歐洲此時民族主義盛行,不過盧森堡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隆重的民族主義,但經過佩德羅提議以及紀堯姆四世的一頓操作,透過政治管控,歷史改造,以及輿論操作,在加上生活水平一直不錯,成功樹立了盧森堡民主主義。
只是此時不是彼時,為了一戰的佈局,管控了近十年的盧森堡,在唐寧·佩德羅與紀堯姆四世操作下開始一步步放狼入境。
盧森堡的放空,德國人當然不會放過滲透的機會,現在的盧森堡,德意志的身影有重新出現並慢慢壯大,最明顯的就是,本來一家獨大的公民黨,已經開始受到了衝擊,首相
保羅·尹斯臣為了大局,開始吸收親德派入閣。
保羅·尹斯臣,是盧森堡最有才幹的人,也是最愛國的人,從1888年9月22日起擔任首相以來,就一直在這個位置上,他一直調節著議會,維持著本土派,親法派與親德派的平衡。
十年前,盧森堡開始民主主義與對內管控,盧森堡議會內的外國主義派開始被壓制,最後被掃了出去,本土的公民派一家獨大,這段時間,是保羅·尹斯臣最愜意的事情。
可是時間的變化下,有關於一戰的謀劃,唐寧·佩德羅與紀堯姆四世並沒有告訴這位首相,現在的盧森堡又彷彿要回到過去。
保羅·尹斯臣為了國家安定平衡,當然不會像一些民族議員那樣當眾鬧出不和諧,但他實際上暗地裡已經好幾次悄悄找過自己的君主好幾次了,可最後被紀堯姆四世和佩德羅三世以有利於國家發展給堵了回去。
盧森堡本土的公民,大部分已經深深的認可了盧森堡主義,對於現在國家越來越好,但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的事,真是喜中帶憂。
在紀堯姆四世執政晚期,最後一年,他強硬的要求下,議會透過了六年歸劃入籍法桉。
隨著這個法桉的透過,很多盧森堡公民憂慮越來越大,德國對盧森堡的合併渴望是很強烈的,他們害怕有一天國家被吞併滅亡。
盧森堡人憂慮擔心,但他們沒有大規模暴動抗議來推翻政府決策,因為在政府的治理下,盧森堡的生活水平上升是切切實實的,現在的盧森堡人就像後世低配版的中東海灣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