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身做出來,怕是要二三兩不止哩,巧姐對你真好哩,說是要與你取媳婦子哩,好好的一個貼身的大丫頭哩,想不到你這人還有點福氣在身哩。

金不換嫂子招呼裁縫與福子吃了飯再走,那裁縫道:這味香是香,咱還是願回去吃咱婆子煮的哩,不然她得牢騷咱了,老夫老妻了過了一輩子,還是吃她做的舒心些,桌上擺的東西一點沒動,一家人也留不住那裁縫。

那老裁縫說了聲,相公恭喜,便要走了,金不換嫂子買菜還剩下十幾個錢準備給那老裁縫說道:咱身上就這十幾個錢,與師傅做跑腿的,千萬不要介意則個,那裁縫道:等相公發了財在給老身罷,現是不用的,告辭了。

福子也說是給那裁縫帶路的,拿了塊麻糖,一邊吃的也說告辭了。

傍晚金不換的哥兒回來了,一大家子圍著桌兒上大口的吃著,他嫂子與漢子到了今日之事,都說好久不見這肉滋味了,苦日子總算要熬出頭了,那未免入了心,喜極而泣了。

這邊巧姐咱與金不換定日子,五月初五的日子好,就定了那一天,與香兒道:丫頭子你相公眉眼清澈,不是個久居人下之人,以往的坎頓乖逆都會與他漸遠,你跟了他務必做那賢妻良母,不可學我哥兒兩個媳婦子的樣兒,你從五歲就跟了我,料你不是那樣的人,以後如是好好的,你可做個奶奶可知道?身邊有丫頭使喚,那茅屋不久後就會變為紅牆瓦屋,你且等等。

香兒道:奶奶說的話,咱都信,一切但憑奶奶吩咐,以後奶奶就是咱學的樣兒,巧姐道:如此便好了。

嫁娶前一切都是巧姐備班的,到了五月初五與香兒和金不換了一個像樣的禮成,吹拉彈奏一樣不少,列隊也是齊齊整整的,自從那裁縫過來與金不換量體裁衣過後,都知道金不換要娶巧姐的貼身丫頭子了,那金家的族人個個嘴裡都說窮狗變的,見了個大便宜,人人眼紅個不了,知道跟了巧姐後面做事了,更是氣鼓如牛。

可這人是忒賤了,心裡你再氣有怎的?見人家好了,不免嘴上改了那以往的惡口氣,變得和藹奉承起來,幫金不換家拾掇東西,殺雞殺魚,送些鞋底鞋幫的喜禮過來,就連那金豹金彤管通像變了個人似的,看著樣子你想著不是他親爹就是他親大爺,哪裡能看出前幾月還堵在人家門前撏採人家,要銀子要金子的。

嘴裡一口一個嫂子伯伯叫的怪親熱,買了些乾果,蓮子花生,說道:都是親戚金家的人了,這棄文從商自古皆有的,以後有甚事情管來找他兩兄弟就是,又有那晚來打砸的金家婆子一個與金不換的娘道:嬸子你看這是咱納的好鞋幫,另一個婆子聽了又道:嬸子你看這是咱納的好鞋底,殷勤個不停。

那日人山人海的,鄉里的人沒見過城裡的小腳娘子,個個都來看喜,巧姐與楊氏,鄧祁生,福子都去了,那金家族人幫忙招呼客人,人來人往的做出個主家的樣式來,搶著與巧姐,楊氏磕頭,楊氏因是金家的隔代人,自己用自己的銀子備了份大禮與金不換。

香兒無父無母,敬茶時就敬的巧姐與鄧祁生,金不換的兩位高堂笑的合不攏嘴,就這樣金不換取了香兒還做了賬房先生,香兒也是聽巧姐的教誨,善待公婆,與他丈夫的哥哥,嫂子相處的和睦浹洽。

果然不出幾年,那金不換跟著巧姐辦了幾件大事,筆尖上的倒運倒是成全了這做商賈的天賦,那兩間茅草屋,不多時就真如巧姐所料那般,紅牆碧瓦的,買了十幾個使喚的伶俐丫頭子,香兒真的做起奶奶起來,哥哥嫂子,父母都跟著這金不換享福。

以前那看不起金不換一家的人,或說他小子運道好,或說早該不讀那瘟書,那金彤管與金豹逢人邊說是自己成全了金不換,金家的老二想謀掇巧姐,都是他兩知道了看不過去,叫金不換去報了巧姐的,這才有金不換的今天哩。

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