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哀嘆孤城外無援 可憐大街遍白骨(第3/3頁)
章節報錯
大街行進。殊不知剛好撞入了二團佈下的口袋伏擊圈。躲在民房中的二團士兵狠狠地打擊了這支粗心大意的偵察小隊。五十多人的隊伍,死了四十多人。
得知偵察小隊被伏擊,指揮官鈴木斷定遼北軍必有大部隊在此,立即對大街發起炮擊。頓時間大片的民房化為廢墟,到處火光沖天。炮擊過後,一箇中隊作為尖兵發起突擊。正當這些倭寇深入各個街道、各個小巷時,二團士兵陸續從廢墟中爬出來,利用地形對這個中隊進行包抄夾擊。
在街巷之中,戰鬥往往爆發得非常突然。有時雙方在同一間房屋突然相遇,或開火互射,或直接拼刺刀。有時打著打著,對方就跑到後面來了。有時躲得好好的,突然一個手雷就滾到腳下……短兵相接之時,扶商軍的優勢火力發揮不出來。二團則利用熟悉街道和房屋分佈的優勢在戰鬥中處於上風。
深入的一箇中隊被困,鈴木只能派遣更多部隊進入大街鎮策應。雙方士兵在同一個地方膠著,倭寇的炮兵再厲害都成了擺設。戰鬥從中午持續到黃昏。不喜夜戰的倭寇軍只能撤退,退入外圍的建築進行防禦。二團團長可不打算在晚上閒著,他早已安排了一個連隊白天休息,晚上出擊夜襲。
這支連隊人人揹著一把大刀,藉著夜色潛入了倭兵所在的房屋,看見戴頭盔的就砍。很多地方沒有燈光,晚上敵我難辨。但是倭兵的頭盔是很好辨認的。於是,一群戴著狗皮帽的,追著戴鋼盔的砍。等倭寇想要組織反擊時,卻因為黑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晚上的廢墟都差不多,不熟悉道路的扶商人吃了大虧。等他們打出照明彈時,大刀連隊已經撤退了。
這些打出來的照明彈成了倭寇的催命符。二團也有火炮的,就在鎮外的樹林裡藏著。觀察炮兵計算好位置以後,五門步兵炮、兩門中型迫擊炮齊射。幾輪炮擊過後,那些地方成了更廢的廢墟了。這一晚上,倭寇死傷超過兩百人。
第二天,倭寇又一個大隊來到大街。得知這邊戰況慘烈之後,兩個大隊合力用炮火逐個房屋轟擊。一個早上過去,大街鎮基本沒有完整的建築了。覺得遼北軍不被炸死,也得被壓死之後,兩個大隊指揮官分別指揮部隊發起全面進攻。這次,連裝甲車都上了。
炮擊停止後,二團士兵滿身塵土地爬出廢墟,透過橫街窄巷慢慢接近倭寇。倭寇以裝甲車作為重火力點,步兵在前方探路,一旦雙方交戰,裝甲車立即支援。這種打法對二團士兵的威脅很大。他們能夠摧毀裝甲車的武器,就只有手雷和炸藥包了。可惜這兩樣東西的攻擊距離都很短。倭寇的裝甲車是不會輕易接近交火地點的,遠遠地就壓著打。更恐怖的是,裝甲車的重機槍是能打穿牆壁的,很多士兵想以土牆作為掩體,結果連牆帶人被射穿。只有個別幸運的可以透過建築物的縫隙接近,並炸燬裝甲車。即使這樣,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慘痛的,基本上就是十個人左右才能換一輛裝甲車。
到了晚上,二團繼續夜襲,但是這次倭寇有了準備,二團的傷亡很大。這次,倭寇組織了刺刀隊對付大刀隊。晚上不好瞄準,雙方就靠著冷兵器在廢墟中拼殺。這一戰盡顯北境男兒的血性。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大刀隊寧死不退,全部壯烈犧牲。
兩天兩夜的血戰,二團人數從一千五百多人,下降到四百多人。看見無力再戰,團長只能下令撤退。團長親自帶著團部衛隊七十多人斷後。然而,七十多人並不能完全切斷去路。扶商軍發現二團撤退以後,一邊派兵圍困衛隊,一邊派出裝甲車進行追擊。兩條腿的是跑不過四個輪的。二團在撤退途中不斷被追殺,最後幾乎全軍覆沒。團長和所率的衛隊全部犧牲。大街之戰,二團整個建制沒了。而倭寇也付出較大的代價,傷亡共四百多人。
:()借假修真逆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