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新廠施工方案確定下來後,公司的元老派的方案從一開始建廠時,就佔據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在東廠剛把設計方案和圖紙拿出來的時候,西廠就已經著實動工了;而當西廠已經建好廠房、開始往裡投放裝置、準備除錯裝置時,另一側的東廠才剛開始動土蓋廠房。
不久後,東廠的廠房才才剛剛建好時。西廠、廠房裡的裝置都已經除錯磨合完畢,準備正式投入生產了。
因為西廠用的還是熟悉的老裝置,所以只需要讓公司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稍微適應一下環境,基本上就可以正常投入生產了。
西廠在裝置除錯完畢後的第二天,就直接正式投入生產了,而那一段時期的供貨需求,恰巧是市場需求最好的時期。為了能很快的搶奪市場份額,西廠正式投產沒多久,就已經全負荷生產了。
這一段時期西廠的生產,給公司帶來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也是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客戶市場。
而同時期東廠的情況,就非常不樂觀了,因為都是新裝置,所以需要很多的時間去除錯適應和熟悉。
終於,再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除錯和磨合,公司相關裝置的技術人員和裝置廠家的技術人員才交接完畢。
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公司的技術人員才勉強能操縱新裝置的執行方式和執行情況,並開始逐步投入生產。
東廠剛開始投入生產時,因為技術人員對新型裝置引數不熟悉的緣故,就會經常出現問題。而出現的問題,許多時候還都是新問題,這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僅讓技術人員倍感壓力,連秦立和何永等人的壓力都一天比一天的大。
尤其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層次參差不齊。特別另眾人不解的是,在裝置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有時候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好的簡直是好到了頂點;也有時候差到了連最次的等級都達不到。
最後經過眾人的推測和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裝置廠家給的新型裝置的原料引數比例範圍值並不完全標準。
這時,你又不能怪裝置廠家,畢竟他們只是裝置生產商,至於產品的原料引數比例的情況那就不是他們所考慮的。至於原料引數數值比例的問題,那都是許多公司日積月累的經驗所得,許多時候那都是工廠的核心機密。
面對這個情況,眾人也是有點錘頭喪氣,畢竟原料引數數值比例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一個最基礎、最核心的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秦立和何永帶領著這些青壯派們直接就親自上陣,每天輪流帶頭領著技術人員,在廠房會議室裡學習新型裝置的一些相關資料,並研究原料引數數值比例的問題。還讓各個廠房的技術人員,來回不停的用不同的引數數值比例來進行生產,這種孤注一擲,不計原料成本為代價,希望用海量的實驗資料,來選出最優的原料引數數值比例的問題。
在此期間,一旦出現問題,秦立要求技術人員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必須仔仔細細的記錄下來,導致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出現問題的時候、因素有哪些?採用了幾種解決方法,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還有不同原料引數數值比例的產品質量情況,都需要詳細的記錄和記載。
東廠在這樣不計成本的實驗時,如果在特定的時間內,成功了!什麼都好說;但是萬一最後沒有成功,那麼,以秦立和何永為首的青壯派等人的結局,那隻能會是被元老派們踢出核心管理層亦或者趕出公司。
而就在這一段時間裡,幾位元老和他們的屬下,在整個公司那是相當的活躍,只要公司一開會,就上演著,元老派們不停的攻擊、指責以秦立、何永為首的青壯派的實施方案。
剛開始青壯派們還能回擊一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西廠的生產效益和利潤不停的在創出新高後,青壯派們也逐漸了保持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