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其實都源於勇氣和決心,與那一份渴望。

隨著一個個指紋的落下,條約上閃爍的光芒逐漸變得強烈起來。

彷彿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將所有人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蘇莉茵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

她知道,這些人將會成為她實現計劃的重要力量,而他們的選擇也將改變整片位面的分支命運。

當然,一開始也有人問過蘇莉茵,畫押有啥規矩,到底是按壓還是簽字?

蘇莉茵就笑著回了倆字。

“隨便。”

就是這麼隨意。

其實蘇莉茵要的不單單是簽訂者的物質畫押簽名,她更要的只是一條“表態規則”。

畢竟這個規則在低維世界,只能透過物質表現出來,也為物質形態反映意識形態。

在初次達成這條“表態規則”後,蘇莉茵的四維碎片,便可與這些個體建立維線連線,大可看做超脫本宇宙之外傳來的鐳射定位制導。

就如同之前與“世界意識”連線並簽訂的“饋增名錄”。

然而,兩者存在區別,前者面向四維世界主體,後者則面向三維個體自我。

對於“饋增名錄”的理論製作,其中的細節,連蘇莉茵自己也並未過多深究。

然而,只要具備材料與工具,任何人都有能力製造出紙張,唯一欠缺的只是規章流程。

高維批次生產的饋增名錄,更類似於企業列印的標準正式合同。

利用更高維度的“饋增名錄”,鑽低維的空子,這並非平等商論,而是物理維度的問題。

若低維世界意識不服,又能怎樣?

有能力,就將其揪出抹殺,沒能力,就閉上嘴巴,吞下黃連。

即便真想揪出透過“高維饋增名錄”進入的駭客偷渡者,其難度也堪比登天。

只因使用名錄者,所行一切,在竊上“白名單”機制後;

其自身不會觸發世界危機管理的“位面閾值警報”,所有行為皆合理。

就如同那些真正本世界“白名單”上的土著一般。

區別在於,位面白名單中的那些土著低維氣運者,無論他們在這個世界有多麼強大。

其本質,仍受到此世三維物質和四維法則的約束設定,生老病死,衰變湮滅,永遠無法逃離。

天然的魚籠,看似被眷顧,實則為圈養。

於世界意識而言,每個時代的土著氣運者,其短暫的壽命,決定了他們在每個時間段都會有新的誕生。

而上一個時間段的氣運者也會同時凋零,如此迴圈往復,猶如版本更替一般。

版本氣運者的存在,就像在這片平靜祥和的魚塘中,投入了兇猛的一批黑魚。

看似攪亂了一池,實則是“優勝劣汰”的過程,為了領導整體的更好存續,不斷孕育,不求強大,只求苟活。

無數位面歷史已然證明,每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

只要尚存一線生機,便總會有無數力挽狂瀾之者,懷揣著所謂的希望,於絕境中求存……

追本溯源,這也不過是生存的本能而已,這條根源大道,雖有無數人曾試圖證道,卻都徒勞無功。

道之本身,何已自證?

道之趨勢在不斷前行,不斷創造,不斷高效,被湍急的激流不斷裹挾,無人能夠逃脫。

再沒有時間思考,也再沒有歲月可以改變,流逝的三維,囚籠為四維。

一切都只能遵守延續的本能,都為之大道,迷茫為道,凡塵為道,道為道,為為道。

畏懼黑魚,羨慕黑魚,敬仰黑魚,成為黑魚。

而黑魚終究只是條魚,脫離水則死,魚箱也始終只有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