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逐項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治皇帝還記得上次朱厚照提起的大明邊境管理院的設想,他下定決心了讓王老頭來做首任主官。一個機構有著怎樣的首任官員,就會被貫以什麼樣的性格。弘治皇帝希望王恕可以為這個新機構貫徹那種妒惡如仇不懼權貴,更加不會慫在韃子面前的性格!
這是皇帝和太子的計劃,當然現在不會說,所以王恕只是以一個國子監祭酒榮譽官銜歸京參與皇家書院的管理,其實可以算成皇室私人的邀請。之所以還給個官銜就是怕這三個老頭子拒絕,以聖旨直接讓你不敢拒絕。還是那句話,他們敢不來,朱厚照就敢揮刀!抗旨嘛,都該殺。
梁儲三人當天下午就是出發了,東宮沒有給他們多少時間,少出發一個時辰就是讓東宮多一份等待,同時也讓他們未來的官途多一分崎嶇!
至於宗學,朱厚照決定自己親自上。現在聖旨發出去了,就看那些藩王們怎麼接了。
主要是來蘇行的問題最讓朱厚照犯難,因為他對於理財這方面不太在行且東宮也沒啥能用的人。弘治朝沒有夏元吉,後面大放異彩的王國光也還沒出生。至於,周經想想還是算了,這老頭雖然戶部管的還行,但還是入不了朱厚照的眼。除了扣就是扣,當然這也比他的前任葉淇好。
如果大明之亡,這個葉淇有很大一部分責任,是他一手摧毀了大明邊軍的後勤!取消開中法,是他一生的罪惡。他當戶部尚書就是外行瞎比劃,理財就是到處砍開銷,連開中法這種支撐邊防的政策都砍,顯然是目光極為短淺之人。
不然,為什麼朱厚照為什麼會提出大明邊境管理局?所為除了規範化管理大明國邊境以外,就是想重新構建邊防後勤問題。邊軍,是最不能省錢的地方。
不過經過冥思苦想之後,朱厚照突然想起來一個人,王瓊!放眼整個大明朝被後世稱為賢臣、名臣不少,但被稱為重臣只有三個人,一是于謙,二是張居正,第三便是王瓊!
而此刻的他正在戶部任郎中,而且因為勤勉、幹練而出名,已經交卸了差事準備外放!
“來人,去請王瓊王郎中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