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日子走了。

因為年成不好,希望種下去了,但是時間長了,熱情就消散了。

因為,大夥兒面對的依舊是飢餓。

沈槐從三五日給四個丫加個黑饃,已經變成了六七日。

五丫家除了梁寶柱,都已經開始吃不飽了。。。

好在五丫這個身板還小,食物需求量也不大,還扛得住。

沈槐:但是不能這麼下去阿!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沈槐開始悄悄的教四個丫簡單的算術。

之前一直想著自己努力翻身,這次出去了一趟,才發覺被固定思想套牢了。

得讓身邊的人也自立起來!

春節時,沈槐一個人穿著新衣服,渾身不得勁兒,心裡很不是滋味。

心想著:早知道錢老夫人會送衣物,當時應該舔著臉,麻煩人家做件十幾歲女孩子穿的。

這樣小一些的孩子,穿大孩子嫌小的就行了。

過了年,扭臉兒小五丫四歲了。

梁狗兒雖是個金貴的男娃,但是貧窮無法讓梁三夫婦顯示出他的金貴之處,只是出生時高興了一陣,梁狗兒穿的是五丫淘汰下來的舊衣物。

又迎來了春暖花開時。

這日高郎中得了閒,在教沈槐脈理,門外傳來了一陣嘈雜~

只聽得一把蒼老又愉悅的聲音喊道:

“高老弟,走啊!

採藥去啊~!”

高郎中一個愣怔,立馬站直了身子,拔腿就往院外疾走。

“錢兄、師兄!你們怎麼都來了?走採藥去!採藥去!”

立馬院外就傳來了高郎中激動的聲音。

“五丫兒,快出來!你的小友也來了。”

沈槐一起起身的,只是短腿走不快,高郎中話音剛落,沈槐已小跑到了門口。

只見門外停著一輛馬車.

錢家的兩個孩子、秦師伯家大一點的兩個孩子也來了.

立馬揚起笑臉熱情接待了,按年紀大小叫了哥哥姐姐。

錢大夫來採藥是去年跟高郎中約好了的。

兩個孩子知道要來五丫家,都吵著要來,錢夫人被鬧得沒法子,就說去了可不能帶丫鬟小廝,只能自己管自己。

兩個孩子立馬說:

“五丫妹妹來我家,都能自己穿衣洗漱,我們比她大呢,我們肯定可以!”

自從說了之後,果真不要丫鬟服侍,穿衣梳頭洗漱都自己來。

錢夫人見狀,跟錢老夫人一商量,乾脆讓他們來,吃了苦下次就長教訓了。

錢大夫帶著孩子路上邊走邊想:

不如喊上秦兄弟,一起同去敘敘舊。

結果秦師伯家的兩個大一些的,見到那兩個去,吵著也要去,兩個小不點還不懂事,於是索性都帶來了。

四個孩子第一次來農村,對什麼都新奇~

沈槐一看,頭都大了!

高郎中他們三個藥師,吃了午飯便要結伴進山了。

高郎中把院子裡收拾出來,讓趕車的安伯把馬車停進來了。

便去隔壁添了些香油錢,請方丈他們多做些飯。

錢大夫見狀,自己掏腰包添了八百文。

請方丈接下來半個月到二十天左右,多燒一些,安伯每日領著孩子們就到廟裡吃。

秦師伯要出這個錢。

錢大夫死活不讓,說下次輪流給就好了,秦師伯聽罷也就作罷。

“施主,阿彌陀佛,膳食無需這麼多銀錢。”

“無妨,大師~難得來一次,剩下的便是小老兒添的香油錢。”

沈槐幫著把他們的行李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