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喉嚨,朗聲念道:

“陛下聖安:

臣心憂如焚,夙夜難寐,思及國事,淚溼衣襟。今斗膽呈上此疏,願以微薄之力,瀝血上奏。

回首往昔,朝局如棋局,錯綜複雜,公主殿下睿智明理,親王殿下禮賢下士,羅飛將軍英勇善戰,三者鼎足而立,各有千秋。然則,權柄之爭,猶如烈火烹油,愈演愈烈,朝中紛爭不斷,人心惶惶。臣深知,內亂不治,何以御外侮?是以懇請陛下,以大局為重,調和各方,使朝局歸於一統,共謀國是。

邊疆烽火連天,西域、蠻族兩股勢力,蠢蠢欲動,虎視眈眈。西域邊陲,黃沙漫天,戰鼓之聲不絕於耳;蠻族北上,勢如破竹,猶如羊群遇狼,無助而絕望。外患如此嚴重,臣心如刀絞,然朝中紛爭未息,何以御外侮?願陛下即刻整頓軍備,加強邊防,禦敵於國門之外,保我河山不失。

南境大水,江河橫溢,房屋傾頹,農田淹沒,百姓流離失所,哭聲震天。北境大旱,赤地千里,禾苗枯焦,民不聊生。天災人禍,交相煎迫,致使民生凋敝,國勢日衰。臣聞之,痛心疾首,願陛下廣施賑濟,安撫百姓,同時興修水利,改良農事,以減輕災害之影響,使百姓安居樂業。

臣年邁體衰,精力日減,空懷憂國憂民之心。然朝中紛爭不斷,臣已無力再為陛下分憂解難,是以,臣斗膽請辭,願陛下另擇賢能,以安天下。臣雖去,願陛下勿忘臣言,以安百姓。

臣陳志傑,含淚頓首,謹以此奏疏上達天聽。願陛下聖明,國家昌盛,百姓安康。

陳志傑再拜頓首謹奏。”

奏疏唸完,偌大宮殿鴉雀無聲。百官人心思動,面面相覷。

宋宜嘉也沒有想到,陳志傑會如此直言朝中大弊,直接將矛頭對準自己和宋澤霸、羅飛。

他要幹什麼?

只有陳志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其實他的草稿比呈上的奏疏還要激烈,只是被他自己刪了許多。

他感覺自己真的老了,也看不慣紛爭的朝局,想點一點年幼的陛下,然後就此隱去。但宋宜嘉和宋澤霸都不會這樣想,還以為他是來捅刀子的。

看著門外魚貫而入的千牛衛,陳志傑嘆了口氣,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他端起桌案上的鶴頂紅,一飲而盡。

他活夠了,也不想陷入黨爭。宋宜嘉不讓他走,那自己不如一走了之。

:()霜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