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在那延綿的群山之前,有一條河,那裡承載著李小強在童年時刻最美麗的記憶之一,李小強一直想去看看。一個人在長大以後,總有一些想要回去的地方,想要回去的時刻,在印象中,那是一次與山水的邂逅,是一生值得依戀的畫面,歲月僅僅是定格在那一幕,其它的細節早已在時間長河中逝去,只有看到的那一眸銘刻了下來,只是就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記得是在那所大隊的鄉村小學裡,難得的打破了部隊大院和駐地農村地域和身份的界限,有那麼幾位忘記是怎麼認識和熟悉的農村裡的同學和朋友,當彼此關係相對親近後發出的到家裡做客邀約,於是也不記得是不是問過了家長,放學之後就這麼地去了,一個對李小強來說不一樣的小世界。

那時候的天總是很藍,一群戴著紅領巾小夥伴從開滿紅花的木棉樹下走過,在那場自衛戰爭中被人們譽為英雄樹,從鬱鬱蔥蔥的竹林中穿行,剝下竹子的筍殼子用小刀可以做成飛車,快速地奔跑在面前轉著發出啪啪的響,籬笆上的牽牛花,綠地上的狗尾巴草,褲腿上的蒼耳子,是在小朋友的嘲笑和鼓勵下麻著膽子扶著繩子走過的吊橋,也是這樣的一路向前,於是面前就有了一條河。

那是怎樣的一條河啊?是李小強念茲在茲魂牽夢繞的一江碧水,是他從前生回到過去後依然要去體驗的那一瞬心動,他愛上了的那一條小河。

所以李小強騎著借來的飛鴿牌女士單車,一路向東,車輪飛快從部隊的柏油馬路上碾過,留下一串清脆的鈴聲,再往前就要出了部隊的地界,柏油路變成了鄉間土路,道路漸漸地變窄變得顛簸了,好在是條向下的長長土坡道,遠山漸漸貼近了些,在預告目標已經在不遠處,李小強還是太小,雖然騎腳踏車是號稱一旦學會就一輩子不會忘記的技能之一,但是身體瘦弱且沒有完全恢復,氣喘吁吁地幾次只想休息了,就靠著一股子牛勁在撐著。

河水的交響已在四近,有風,有水,有蟲,有魚躍;河水的輕霧已在身邊,有涼意,有沁溼,有潤在心肺中的一絲爽快的感念。是離小河近了,是李小強曾經午夜夢迴的牽掛。

前面看著不是路了,而是一個條石砌壘的滾水壩,騎著車已經無法前進了,這就是家屬隊院子前那條四季流水、飄著落花枯葉,小魚在藻荇間逡巡的水渠的源頭,李小強掐了剎車,右腿向後一抬一撐,已經下了單車,順勢推到一邊的草地上,然後連腳撐都顧不上放,車子就被丟在了綿軟的草地上,後輪還在輕輕地轉動著,唱著單調的旋律。近鄉情怯,李小強的手捏著了拳,繼而他明白了自己亦是,不該像初學放紙鳶的稚童,雙手便空圈並在一起放在眼前,像是用望遠鏡掃視著眼前的風景。

他在朦朧中,看見了一個兒時的故事,衍生的,映象的,就像是看過的好的故事。

這故事就是這條澄清碧綠的河,是李小強兒時與這水的初見,這河應該是以流過的地域沙浦公社為名的,叫沙浦河,但是李小強並不記得確切,叫什麼其實也並不是那麼重要,是珠江水系中柳江的一條支流的支流也罷,那遠處是高高的山,滿山有青青綠綠的樹,有河水從那山間淌出來。

這故事在李小強的記憶已經很久遠了,去掉細節,只留下模糊的想象,美麗,幽雅,有趣,有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就像是漫天的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這樣展開下去,以至於無窮窮無盡處無絕期。

李小強記得,自己和小夥伴們一起穿過村莊來到了小河邊,在大人們的吆喝聲中,兩岸邊的綠竹,新柳,野草,翠鳥,白狗,藍莓和樹叢,岩礁,枯空的樁木,遠山和山歌,花兒與少年,劉三姐傳說,笑顏,天,雲,青荇,……都倒影在那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陣風波,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那清透的水,幾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