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自帶乾糧的五日元(第3/3頁)
章節報錯
寫稿編造出來的。難道東瀛坐在屋子裡拿張畫報、照片就把我們的情況都算到了,那他們那些被我們打了靶的或者現在還關在監獄裡面啃饅頭的外派特工都是送過來看熱鬧逛廟會的?
就是有一幫子不怕死的傢伙,在我們國家最是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的時候,他們千方百計混到鐵路沿線數油罐車,喬裝打扮作死地往油田產區裡竄,抱著臺照相機到處拍“風景照”,把國內公開、半公開甚至內部發行的報刊雜誌成捆成捆地抱回去,這樣的傢伙被我們抓到的就不少了。說來慚愧,最後東瀛人硬是靠著這樣“螞蟻搬家”、“聚沙成塔”的大資料分析和實地勘測的蛛絲馬跡,在我們國家把外國人都當成稀罕物嚴防死守的時候,把大慶油田的相關資料弄到了手,也算是給我們上了一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用現在開放的眼光來看,那些情報上的攻防也有很多都是帶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國門開啟以後很多就算不上是什麼機密了。開啟門做生意,賣方能提前根據買方需要做好準備,然後雙方能郎情妾意、乾柴烈火、一拍即合似乎也沒哪裡不對。但是時間再往前推,那就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血流成河了。這一切的變化,只是因為國情不一樣了。
說到井田小五郎,並不是什麼中野學校(陸軍通訊研究所)裡培養出來的東瀛對華特工精英。這個學校的畢業生會講上海話、粵語、閩南話,會唱《歌唱祖國》或者《打虎上山》,要學習柔道、劍道、忍術之類,有化裝包能扮演各種身份,他們帶著任務潛伏到我們這邊後,被我們情報部門、政法機關甚至人民群眾發現並擊斃或被關押的不少,但我們從來都不報,東瀛也從不承認這類事件,因為他們的真實身份早已經被登出了的。
他甚至都不是東瀛情報機關的人,要做定『性』的話,用“蝴蝶”在信中提到的某種名詞來定義的話,可以說是更為貼切,那就是自帶乾糧『操』著內閣官房長官的心的五日元。
:()永不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