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是個跑滴滴車的司機,三十出頭,身材瘦削,眼神裡透著一股子精明。

他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見慣了城客,也聽慣了各種各樣的故事。

可最近,他心裡頭總有個念頭揮之不去——他想在車上裝個車載冰箱,給乘客們提供點冷飲和小吃。

這個念頭像顆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越長越大。

這天,陸文正開著車,腦子裡還在琢磨著冰箱的事兒。

突然,手機響了,是肖然打來的。肖然是陸文的老朋友,兩人打小一塊兒長大,關係鐵得很。

“喂,陸文,你小子最近忙什麼呢?”肖然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帶著一股子調侃的勁兒。

“還能忙啥,跑滴滴唄。”陸文笑了笑,

“不過,我最近有個想法,想在車上裝個車載冰箱,給乘客們提供點服務。”

“車載冰箱?”肖然的聲音明顯提高了八度,“你小子腦子進水了吧?這玩意兒能賺錢嗎?”

“我這不是琢磨著嘛,”陸文解釋道,

“現在天氣熱,乘客們坐車裡也悶得慌,要是能喝點冷飲,吃點小吃,肯定覺得舒服。

再說了,這也是個差異化服務,說不定能吸引更多乘客呢。”

肖然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你這想法倒是挺新鮮,不過,

你得考慮成本啊。車載冰箱不便宜,再加上電費、冷飲的成本,你得算算這筆賬。”

“我算過了,”陸文自信滿滿地說,“只要乘客多了,

這點成本不算什麼。再說了,我還可以在車上賣點小零食,賺點外快。”

肖然笑了笑,“行,你小子有想法。這樣吧,我給你出個主意。

你先別急著買冰箱,先做個市場調研,看看乘客們的反應。要是反應好,咱們再考慮下一步。”

陸文聽了,覺得肖然說得有道理。“行,那就這麼辦。我先做個調研,看看乘客們的反應。”

掛了電話,陸文心裡頭踏實了不少。他決定先從身邊的乘客開始,問問他們的意見。

接下來的幾天,陸文開始在車上試探乘客們的反應。

他先是買了幾瓶冰鎮飲料,放在車裡,然後有意無意地提起車載冰箱的事兒。

“哎,師傅,你這車裡怎麼沒個冰箱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坐在後排,一邊喝著冰鎮飲料,一邊問道。

陸文心裡一喜,這正是他想要的反應。“我正琢磨著呢,”

他笑著說,“要是裝個車載冰箱,給你們提供點冷飲和小吃,你們覺得怎麼樣?”

小夥子眼睛一亮,“那太好了!現在天氣這麼熱,坐車裡悶得慌,要是能喝點冷飲,肯定舒服。”

陸文心裡暗自高興,看來這個想法還是有市場的。

他又問了幾個乘客,大多數人都表示支援,有的甚至主動提出願意多付點車費。

陸文在得到乘客們的肯定後,心裡更有底了。

他開始積極地尋找合適的車載冰箱,同時也在考慮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務。

他想要做得不僅僅是提供冷飲和小吃,更要想辦法讓乘客們感到貼心和舒適。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陸文接到了一個長途乘客。

這位乘客是一位中年女士,看起來氣質高雅,應該是某個公司的白領或者高管。

陸文像往常一樣,買了些飲料和零食放在車裡。

“師傅,這飲料和零食是給我們的嗎?”女士看著車裡的飲料和零食,問道。

“是的,女士。我看天氣熱,特意準備的。”陸文微笑著回答。

女士微微一笑,點點頭,“那我就卻之不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