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收成就越來越少。

越吃不飽飯就越沒有力氣幹活,如此惡性迴圈之下,糧食產量越來越少,嗯,更不用說,還要交一部分糧,大隊幹部的攀比,產量報的一個比一個高,有時候大隊幹一年,還要欠國家的。

百姓只能熬著日子,數著天,等待救濟糧的下發。

“基於此,我就想山上那麼多的野味,為什麼不能在合理的採取範圍內換一些糧食出來呢,人民漢子也不是懶,只不過是沒有好處,經常吃力不討好的話,誰也不願意去做。”

“以我們家為例,如果告訴我二伯,做完這一片地的開墾,晚上回到家就能吃到紅燒肉的話,那他指定跑的比誰都快。”

“哈哈哈。”

“哈哈哈哈,你這小丫頭挺有意思啊!”

李經理在旁邊,很不客氣的笑了,你這麼埋汰你二伯,你二伯知道嗎?

蘇禾不受干擾,繼續說道,“所以我就想,告訴公社的隊員,只要打到合適的獵物,就能換取相應的糧食,我覺得他們一定會積極的去完成這件事。”

“雖好避免不了總有部分人偷懶,不去做活,可是絕大部分的人絕對是想要吃飽飯的,只不過平常沒讓他們看見希望。”

吳書記在旁邊點頭,這些農民漢子不怕吃苦,就怕吃苦後還吃不飽飯。

“根據這項工作的開展,我的建議是,農民打多少就換多少糧食,根據個人的貢獻來換,做的多了就多分些糧食,這樣能夠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關於獵物,太小的不能要,野菜,野山菇什麼的也要可持續發展,不能一下子都挖光,挖光了那以後就很難再有了,靠山吃山應該給自己留條退路。”

吳書記:“對對對,小同志,你這點考慮的非常好,靠山吃山。就是大自然的饋贈,不能一味的只採取不回報。”

“這件事情結了,我會讓他們再在山上撒些種子。”

李經理在旁邊非常驕傲,看吧!公社書記都被小禾說的只點頭,他果然是慧眼識英雄。

“吳書記,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接下來的價格兌換就由李經理跟您詳細詳談。”

“好好好,小同志,你是哪個大隊的?”

“蘇家大隊的,我叫蘇禾。”

吳書記點點頭,隨後跟李經理兩人,來一往的進行商談,一陣糾纏後,終於把價格定好了。

:()六十年代之我發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