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什麼也可以寫在紙單上,工廠來實現。

關鍵是東西不要票。

程衛國跳出來喊道,“同志們。食品廠是不是很有前途。”

“蘇廠長是不是很關愛工人同志?”

“是!”

“是!”

“啊啊啊,食品廠就是我家!”

“想給蘇廠長打一輩子的工!”

蘇禾看著下面這一幕,很是滿意,所以說不是後世的工人不努力,是資金沒到位。

沒有相應的待遇,憑什麼讓人家做加倍的活!

人家不要生活的嗎?

少畫些大餅,來點實際的,比什麼效率都高!

別說工人們不理解你,是你沒給人家理解你的機會,來點實際的,你想不讓他理解你都不行。

“同志們,還有沒有什麼問題,今天晚上就回家好好準備。把需要的都寫在紙上,就限時一週哦,一週過後咱們就不再統計了。”

說完話,蘇禾就走下臺子,對著一旁的小王和小李說道,“統計好了,彙報成一張表拿給我。”

這簡直是光明正大的換錢,她空間裡那麼多東西能換錢,作物成熟的也很快,這不比去黑市強多了,完全的合理途徑。

蘇禾想到將要到手的幾大筆錢,自己工人們買過年的物資,孔寧和牧懷英的買糧食,肉,其他產品的錢,與孔寧合作的皮草錢,這可都是自己投資的合同,錢屬於自己,不算廠子裡。

加起來少說年底少說也能賺6萬了。

加上原先手裡的錢,也有10萬了。

其中的大頭就是幾個大廠工人們需要的糧食和肉,她可以直接走空間,合理合法,不露馬腳,因為她什麼都有,養殖地有,工廠有,物資有!

年年這麼整的話,錢一直翻倍。

還不算自己工資和以後的食品廠各別食品的分紅。

廠子裡壓縮餅乾,單兵口糧接了長期軍區訂單,咖啡齊雅那頭也在接洽中。

廠子也不愁發展。

她也沒少賺錢。

工作要做好,賺錢也不耽誤。

她不致富,誰致富?

這年頭有糧,到哪裡都能吃得開。

但她也不能飄,她得去下鄉,把事情都給說好了,合理途徑也得走的明明白白。

跟錢進換物資的事也得跟大隊長他們說明白了,都給談的明明白白的,讓他直接去找錢進就行,完全的是為了回報鄉里,自己沒從中那拿一分一毫。

:()六十年代之我發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