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黃包車伕盡職盡責的跟蘇禾介紹了個遍,關於一上海哪哪哪有什麼人,都說了個一清二楚。

蘇禾很是欣喜,自己剛來這個地方,最缺的就是訊息。

上海人都有些傲氣在身上的,在全國都困難時期,上海的發展明顯不同於其他省城。

雖然跟後世的繁華相比不了,但是蘇禾看著一路上的大樓,普遍的腳踏車什麼的,就知道人家是有資本在身上的。

在自己的縣城,哪怕有一輛腳踏車,都會引人注目。可是在上海里,這並不算什麼奇特的場景。

甚至還有幾輛小汽車在路上賓士。

道路整潔,連撿一塊小石子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不讓別人看扁自己,蘇禾可是做足了準備。

換了那塊四五百塊的一等手錶,自己做過的頭型,水晶髮卡和手拎小皮包。

腳踩小皮鞋,身穿嶄新嶄新的布拉吉,正個人就像走在時代前沿的女郎一樣。

人靠衣裝馬靠鞍,在這地方,如果打扮的破破爛爛的,恐怕沒能開口呢,對方就已經給打了標籤。

也不怨別人,第一印象很重要,誰不想結識有能力的人?

就是自己跟別人合作,也是會觀察一番的。

內在美再好,也得給人瞭解你的機會才可以呀,如果連面都見不著,還何談什麼瞭解合作?

總之外在裝飾很重要,首秀得先要讓別人看出自己是不容易輕怠的樣子。

“小姐到了。”

年輕漢子,把車穩穩的停在食品廠門口,小聲的叫了一聲蘇禾。

蘇禾淡定的從小拎包裡掏出三毛錢,其中兩毛錢是車費,一毛錢是打賞。

入鄉隨俗,以後有用得著的地方,還能有個張口的機會,畢竟打探訊息,這些車伕可是很在行的。

“謝謝小姐,謝謝小姐。”年輕車伕很是高興,不停的在道謝。

得到自己預想當中的賞錢,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

而且這次蘇禾去的地方也遠,他賺了。

他們是按里程來算錢的,距離越遠,價格就越多。

他們最低是五分起。

旅途越遠就越賺錢。

“小姐,一會兒你還會用車去哪裡嗎?我可以在這裡等著你。”

蘇禾想了想,自己跟食品廠的負責人約定的時間是一點,差不多三點會完事。

估摸了一個大概的時間,於是說道,“方便的話,三點半在這裡接一下我吧,在這期間你可以接別人,都可以的。”

“好好好,我就在附近拉拉人,保準讓小姐在三點半的時候,在這裡看到我。”

“嗯,蘇禾點了點頭,朝食品廠走去。”

年輕車伕看著這位時尚的小姐嫋嫋離去,這才動身拉別人。

:()六十年代之我發家致富了